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其二》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

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生活困苦、情感深沉的场景。"人间何世复何言",诗人以疑问句式开头,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迷茫。接着,“相视麻鞋剩泪痕”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艰难岁月中的无奈与悲伤,麻鞋象征着生活的贫困,而“剩泪痕”则直接描绘了人们的泪水,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

“裂帛一湾澄碧水”,这一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似乎是在对比前文的苦难,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自然之美依然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同时,裂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被释放,如同水流一般自由奔腾。

最后,“投诗还酹独清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将诗歌作为祭奠逝去之人的形式,寄托哀思。这里的“投诗”不仅指将诗投入水中,更寓意着将情感和记忆投向远方,以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安慰。“还酹”则是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通过诗歌来祭奠逝去的灵魂,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者的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和用明梅十三绝·其五

绿萼全胜红萼好,新枝争亚旧枝长。

赏心未减春风蝶,傍蕊穿花栩栩狂。

(0)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其二

叶染青云节抱霜,一枝聊寄墨君堂。

故园根拨依然在,会见龙孙脱箨香。

(0)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十二

谁闻玉磬即过门,漫说金灯不破昏。

等是此身俱物化,云何五百至今存。

(0)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一

石滑梯山祗自疲,谁云此法妙难思。

便教元亮荒三径,也胜杨朱泣两岐。

(0)

同邢子晋范伯达游方广二绝·其一

黄梅作雨暗朝曛,山北山南路不分。

知我与君非俗驾,晓天收尽五峰云。

(0)

再游岳麓示法光其邻道林人言陶士衡旧居也五绝·其四

旧诗不省作何言,新句无奇墨乱翻。

要是云山通宿契,故将文字寄深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