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李林居春晓游园》
《次李林居春晓游园》全文
宋 / 真山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灭没晨曦弄淡晴,追随杖履竹间亭。

花逢酒侣容先醉,柳见诗人眼剩青。

三月光阴半流水,百年身世一浮萍。

啼鹃只管催春去,不道衰翁已怕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chūnxiǎoyóuyuán
sòng / zhēnshānmín

mièméichénnòngdànqíngzhuīsuízhàngxíngjiāntíng

huāféngjiǔróngxiānzuìliǔjiànshīrényǎnchéngqīng

sānyuèguāngyīnbànliúshuǐbǎiniánshēnshìpíng

juānzhīguǎncuīchūndàoshuāiwēngtīng

鉴赏

这首宋诗《次李林居春晓游园》是真山民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游览园林的景象。首句“灭没晨曦弄淡晴”写出了黎明时分,淡淡的阳光穿透云层,给晴空带来一丝朦胧之美。接下来,“追随杖履竹间亭”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漫步在竹林与亭子之间,享受着宁静的春日时光。

“花逢酒侣容先醉,柳见诗人眼剩青”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花儿似乎因遇见饮酒的朋友而提前绽放,柳树则仿佛懂得诗人的感受,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对春光的喜爱和人生的感慨。

“三月光阴半流水,百年身世一浮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将三个月的春光比作流水,自己的人生则如水上浮萍,无定所,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啼鹃只管催春去,不道衰翁已怕听”,以杜鹃鸟的啼叫象征春天的离去,而诗人却因年老体衰,对这催春之声感到害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伤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真山民
朝代:宋   籍贯:处州丽水

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猜你喜欢

题仪真天宁寺

短棹客千里,炷香人小留。

禅房深寂寂,世事易悠悠。

去此两槐夏,惊予双鬓秋。

钟鱼发新响,作意为重游。

(0)

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

逃禅祖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

节庵绍逃禅,得其萧散之布置。

回观玉面而鼠须,已见工夫较精致。

双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来端若尔。

所传正统谅末节,舍此的传皆伪耳。

僧花工之工则粗,梦良意到工则未。

女中却有鲍夫人,能守师绳不轻坠。

可怜闻名不识面,云有江西陆公济。

季衡粗丑恶拙祖,弊到雪篷滥觞矣。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

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

踢须正七萼则三,点眼名椒梢鼠尾。

枝分三叠墨浓淡,花有正背多般蕊。

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

谁家屏障得君画,更以吾诗跋其底。

(0)

谢送牡丹·其一

官舍无花甑有尘,纵将画展不如真。

若非折寄珍珠颗,几是萧条过一春。

(0)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其三平湖秋月

楼台两岸枕长流,落日行人竞舣舟。

清夜湖光平似镜,冰轮冷浸玉壶秋。

(0)

吴道士钓云

澹溪溪上一竿丝,牵动闲云片片飞。

折尽柳条穿不得,荷衣裹向碧山归。

(0)

渔父四时曲.春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

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

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

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

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

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我自乐。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