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贫居歙县,兄老住丰溪。
大被身分寝,长绳足共羁。
幅云横断岭,钩月照斜溪。
安得源源过,陶然乐黍鸡。
弟贫居歙县,兄老住丰溪。
大被身分寝,长绳足共羁。
幅云横断岭,钩月照斜溪。
安得源源过,陶然乐黍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从庆所作的《忆弟从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弟贫居歙县,兄老住丰溪”,开篇即点明了兄弟二人各自的生活境遇与居住地,一个在贫穷中挣扎于歙县,一个年迈而安居于丰溪。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差异,也暗含了对弟弟处境的关切和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
接着,“大被身分寝,长绳足共羁”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比作共享的大被和捆绑在一起的长绳,生动地表达了兄弟间的亲密无间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共享,更有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支持。
“幅云横断岭,钩月照斜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岭与溪流图景,云雾缭绕的山岭与弯钩般的月亮映照在蜿蜒的溪流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兄弟之间虽相隔两地,但心却紧紧相连,如同这跨越山岭的云和照亮溪流的月。
最后,“安得源源过,陶然乐黍鸡”表达了诗人希望兄弟能够团聚的愿望,想象着如果能像源源不断的流水一样,让兄弟相聚,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这里的“黍鸡”可能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兄弟间平凡而真挚情感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深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家庭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维舟西昌城,秋色净闾闬。
去城未里馀,一阁摇霄汉。
悠然水竹居,清况亦云罕。
阁中虚且閒,回转恣登览。
低揖紫袍峰,前趋若下坂。
俯影入横塘,浮光上朱槛。
复道迂小楼,夹花明幽栈。
危桥柏径深,曲渚秋云绽。
苍茫不可穷,瞩空真如幻。
中公此坐卧,亦既适以衎。
相逢更扬眉,放怀共疏散。
长啸夜月孤,策杖江天晚。
应嗟华亭翁,覆船未成懒。
三峡余隐沦,亦自笑担板。
且勿复多言,饥索香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