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入郡时遭遇大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静谧。
首句“江干雪暗停舟楫”,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大雪覆盖江面,使得船只无法前行,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淅沥风声乱榆荚”一句,通过风声与榆荚的杂乱,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凄冷与荒凉。
“初如玉屑忽如羽,闲如柳絮忙如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玉屑、羽、柳絮和蝴蝶,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的不同形态与动态,既展现了雪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描绘了远处山峦被大雪覆盖的情景,山形如同盘旋的玉龙,展现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美。同时,诗人表达了对登山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两句,通过鸟雀的沉默与行人的稀少,进一步强调了雪夜的寂静与空旷,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吟诗的场景,与远处渔人归家的画面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通过渔舟与炊烟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的生活情景,与前文的壮丽雪景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描绘了雪后月夜的景象,乌鸦在寒冷中哀鸣,鸿雁在失去栖息之地的沙洲上徘徊,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忧虑。
最后,“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两句,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想象与追求,希望在梦中达到山峰之巅,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入郡时遭遇大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我生未谒忠天庙,陆子示我画壁诗。
画笔峥嵘出乃祖,清芬述德播诵之。
前有作歌钝丁老,和者长篇墨沈随。
穷形极态恣刻画,读诗如见画壁奇。
中祀社神越公像,庙创何代传异词。
溯昔阿?大业末,群雄扰攘干戈驰。
我祖一剑起黟县,六州保障无疮痍。
窦融抒忠洵不忝,钱俶效顺嫌犹迟。
日月出矣爝火熄,功在社稷铭鼎彝。
能捍大灾与大患,祭法协礼佥曰宜。
急当买棹北郭去,撷蘩采藻陈清醨。
惟闻榜额半漫漶,陈丹暗粉壁亦欹。
画壁有孙善表襮,庙貌如故畴匡持。
揭虔妥灵后嗣责,卷还诗卷歌忸怩。
九日多风雨,孤舟倍郁陶。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
人比黄花瘦,秋随白雁高。
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