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一笑话绸缪,白露横江滴滴秋。
天没遮栏金饼上,水无边际玉绳收。
扶将太白酣方适,唤起冯夷舞未休。
今夕明年应更好,夜潮来处倚危楼。
西风一笑话绸缪,白露横江滴滴秋。
天没遮栏金饼上,水无边际玉绳收。
扶将太白酣方适,唤起冯夷舞未休。
今夕明年应更好,夜潮来处倚危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中秋楚东对月次曹提管韵》,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首句“西风一笑话绸缪”,以秋风中的谈笑开启,透露出轻松愉快的氛围。"白露横江滴滴秋",通过白露和秋江的意象,渲染了清冷而富有诗意的季节背景。
接下来,“天没遮栏金饼上”比喻明亮的月亮如金饼挂于天际,形象生动;“水无边际玉绳收”则以玉绳(星宿名)象征秋水,暗示月光洒满水面的广阔景象。诗人借酒助兴,“扶将太白酣方适”,这里的“太白”既是李白的代称,也指美酒,表达了畅饮的豪情。
“唤起冯夷舞未休”一句,冯夷是传说中的河神,诗人说月光能引发水神起舞,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最后一句“今夕明年应更好,夜潮来处倚危楼”,展望未来,期待明年的中秋之夜更加美好,诗人独自倚立高楼,遥望夜潮,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浓厚的中秋佳节气氛,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従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