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内外,若有不观音处。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
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
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六合内外,若有不观音处。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
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
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了观师绣观音赞》。诗中,黄庭坚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观音形象,强调了观音法力无边,如同六合内外无所不在,象征着她的普度众生和无所不知。"丝缕不能坚固"暗示观音的力量能够稳固人心,"三十二应"则体现了她化身众多的神通。"一光明聚"象征观音的智慧与慈悲之光,照亮世间。最后,"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借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寓意观音的救赎之力如同夜夜不息的雨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赞叹。
老与春无分,慵于世转疏。
不陪年少饮,久绝故人书。
笔研蛛丝底,家山蝶梦馀。
海棠花正发,风雨定何如。
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
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
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
因感慨桥公成远游。
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
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
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