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中秋》
《洞仙歌.中秋》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閒一半。

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0)
鉴赏

这首《洞仙歌·中秋》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以中秋月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团圆与离散、人事变迁的独特感受。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描绘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光照亮大地,如同从海底涌出的银盘般灿烂。然而,"只怕微云淡河汉"暗示着诗人担心月色会被淡淡的云层遮掩,无法尽情欣赏。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借嫦娥的典故,想象她在月宫中看到人间的离愁别绪,可能会嘲笑或同情人间的醉舞之人。中秋本是团圆之日,但"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满足。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点出中秋节的传统意义,但紧接着"争柰人心未能满"揭示了人心的复杂,即使月圆人团圆,也难以填满人们内心深处的遗憾和渴望。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运用了破碎的镜子比喻,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逝去,只留下半片回忆。诗人期待借助"玉斧"修复这破碎的月影,寓意着对重聚的期盼。

最后,"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以疑问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的团圆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月为引子,抒发了人生的离合无常和对团圆的深深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重过洞庭

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

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

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

天际一星明向我,混茫无地著悲歌。

(0)

和宋燕生·其三

几人流涕谈新政,我自低徊谓子贤。

哀乐尽时忘孔墨,国身通后见人天。

微波脉脉归沧海,弃木森森得大年。

倘谓时艰求息壤,人间何处有桑田。

(0)

姚惜抱先生使程日记为袁伯夔题·其一

百年义法重师承,文字能关国废兴。

东注风裁撝约学,制科取士讵无凭?

(0)

闰花朝集栩楼分韵得中字

三闰花朝廿载中,还朝犹忆及春融。

不期并海随寒日,得共凭楼数信风。

同社杯盘閒趁景,满堂瓶盎艳成丛。

十年前事馀惆怅,传烛依然出汉宫。

(0)

梁节庵六十寿诗·其三

荔湾一尊话,未壮君已髯。

服官却复辞,山泽甘终淹。

相思千里会,淞波摇明蟾。

岂图温室中,长岁如鲽鹣。

劝讲日不给,遑暇忧苍黔?

归沐就庭楸,借书互校签。

元佑邈隔世,唏嘘说垂帘。

朝贵骨尽尘,谁德谁怨嫌?

时于酒垆侣,襟泪还一沾。

河清倘可俟,火井宁竟熸?

醉卧北窗下,风来忘凉炎。

(0)

不见明湖近六十年过济南同张振卿前辈雨泛饮于湖榭

岱云随车度清济,一雨濯遍明湖荷。

夥颐湖舫始何岁,楼观突兀周四阿。

小沧浪馆最眼熟,丱角逃学频频过。

湖心古亭旧驻跸,诗刻长与光林萝。

先臣壁记亦好在,五十五载来摩挲。

中间世事凡几变,岂但容鬓悲观河。

张翁执手讯宫掖,三岁梦断风中珂。

蒲鱼芳鲜足一醉,不饮如此风光何!

酒阑月坠忍便去,坐对照槛鳞鳞波。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