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观升平主,神游在九霄。
稽山嗟葬禹,寰海痛思尧。
天上仙宫别,人间宝祚遥。
微臣望松柏,魂思黯然销。
崇观升平主,神游在九霄。
稽山嗟葬禹,寰海痛思尧。
天上仙宫别,人间宝祚遥。
微臣望松柏,魂思黯然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以“崇观升平主,神游在九霄”开篇,将已逝君主的形象置于崇高的地位,仿佛其灵魂已超脱尘世,遨游于天际,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接着,“稽山嗟葬禹,寰海痛思尧”,诗人通过引用古代两位伟大君主——大禹和唐尧的名字,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怀念。大禹治水、唐尧仁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诗人在此处借以寄托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与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天上仙宫别,人间宝祚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已逝君主与天堂的仙境相联系,同时又强调了人间与天堂之间的遥远距离,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感慨。
最后,“微臣望松柏,魂思黯然销”,诗人以自己作为“微臣”的身份,面对墓地中的松柏,内心充满了哀伤与思念。松柏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此处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暗含了对自身忠诚与坚守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
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
秋才三日,听画檐外,数声乌鹊。
元是嫦娥迎巧夕,预驾横空仙鹤。
翠鬓生云,朱颜晕酒,□□难描摸。
优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
曾记乃祖刘晨,天台归后,留得长生药。
兼有蟠桃三五颗,尽付女孙收著。
分了仙翁,更分儿息,同作蓬莱约。
年年今日,大家欢笑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