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谢黎制干》
《次韵谢黎制干》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寿垂登八十,落笔尚凌云。

阅世千帆过,观人一鉴分。

黑知须未染,红觉貌如醺。

勿谓先生老,非熊或遇文。

(0)
翻译
寿命已接近八十岁,落笔仍然豪迈如云。
经历过世间百态,看透人心如同明镜。
深知黑发尚未染白,面色红润仿佛微醺。
不要说先生老去,也许还能遇到像文王一样的贤才。
注释
寿垂:寿命将近。
登:达到。
凌云:豪迈如云。
阅世:经历世事。
千帆:比喻众多经历。
一鉴:明镜。
黑知:深知。
未染:尚未变白。
红觉:面色红润。
如醺:像微醉的样子。
勿谓:不要说。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非熊:非指熊掌,古语有‘得贤者为熊蹯’,意指贤才。
遇文:遇到文王一样的贤明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谢黎制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崇高评价和深厚情谊。

“寿垂登八十,落笔尚凌云。”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长寿的祝福,以及对其文学造诣的赞赏,尽管年岁已高,但笔下的文采仍旧雄浑如昔日凌空之云。

“阅世千帆过,观人一鉴分。”这里通过比喻手法,说明诗人对于世事和人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就像观看千帆过尽后能辨识每一个不同的风帆一样,对待他人的品格也能一目了然。

“黑知须未染,红觉貌如醺。”这两句诗描绘的是朋友头发虽未斑白、面色依旧红润的形象,通过对比黑白和红色的鲜明对照,强调其外表与内心的清洁和纯净。

“勿谓先生老,非熊或遇文。”最后两句诗是对朋友的一种安慰,告诉他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年迈,因为他的才华不减当年,如同古代的文人孔子遇到伯牙、钟子期般的知音。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潘黄门海珠诗次韵

孤根分穗石,树影带城堤。

泛泛星槎外,荒荒日驭西。

两崖烟火断,一啸海云迷。

便欲依僧寺,终同一鹤栖。

(0)

戊戌八月四日甘泉子再登牛首山,同游者:洪生梓、郑生经哲、张生文海、洪

驱车曷宵征,感兹秉烛游。

不见牛山春,登高爱清秋。

秋高爽气发,雨后炎嚣收。

鸡鸣群息动,时去众芳休。

达人究终始,故与天同流。

(0)

赠宁波郑太守威

翩翩贤使君,五马仍朱轮。

试问何所之,甬东东海滨。

名郡是宁波,波宁时亦和。

圣人坐明堂,民物无札瘥。

君莫问我言,郡有四明山。

四明如我心,四聪斯豁然。

学山以为明,学海以为平。

平政明照物,颍川凤凰鸣。

(0)

武溪吟

武溪溪水深,欲往隔云浔。

美人在何许,风采空遗音。

忧思满南北,托之被弦琴。

惟有江门石,可以写我心。

(0)

寿宝安任君砚斋先生华诞诗

我怀铁江,宝安之阳,隔水汤汤。

有美一人,水中之央。水中之奇,中气粹之。

何彼德星,生宁馨儿。其馨维谁,柱也之材。

黄堂之祯,邦家之维。亦治九华,寿祝无涯。

维以大耋,维德之遐。维神斯听,竹实是徵。

颍川之治,凤凰来鸣。遐以寿昌,遐以显扬。

寿斯永斯,君子之光。

(0)

西征凯旋雅

皇天眷德,全畀所覆。至于海隅,薄广左右。

惟兹两广,实惟荒遐。顽氓聚啸,互相爪牙。

屡廑南顾,屡简重臣。顺抚逆戮,均之圣仁。

韩公用武,以严厥始。朱公用文,克和厥中。

文武并济,将在今公。既和而玩,治久而隳。

习为姑息,如病痿痹。天子神圣,天子曰嘻。

顾兹不振,畴克振之。惟尔萧卿,懋兹六德。

仁信智勇,文武是克。惟兹六德,乃懋厥功。

率时六馆,奏尔鼎镛。公拜稽首,对扬天休。

臣罔于家,聿来胥谋。惟时桂林,爰始兴事。

贼方跳梁,将骄卒敝。公始下车,不遑煖席。

亲秉旄钺,勇气有激。智以先之,仁以结之。

信以成之,我军张威。六月于征,载穷其巢。

俘获十千,凯旋告劳。广人有言,昔若奄奄。

中丞是作,顽懦有廉。广人有言,昔尚萎靡。

萧公来严,士皆作气。文武严和,成自公今。

侯谁记之,守臣周任。周侯记之,太史文之。

以奏成功,以告鼎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