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函香出汉廷,楚江南下越山青。
祠光夜现天妃火,骑气秋瞻使者星。
三岛凤麟环碧海,九关虎豹隔青冥。
君才宜掌丝纶美,为述文章袭六经。
万里函香出汉廷,楚江南下越山青。
祠光夜现天妃火,骑气秋瞻使者星。
三岛凤麟环碧海,九关虎豹隔青冥。
君才宜掌丝纶美,为述文章袭六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送李孟端奉祀天妃祠北归》,描绘了李孟端奉命祭祀天妃祠的壮丽场景。首句“万里函香出汉廷”,以宏大开篇,暗示了祭祀队伍的庄重和规格之高,香烟缭绕,犹如从朝廷传出的神圣气息。接下来,“楚江南下越山青”描绘了祭祀队伍沿着长江南下,越过连绵青山的景象,画面开阔而富有诗意。
“祠光夜现天妃火”写夜晚祭祀时,祠堂的光芒映照着天妃神像,如同点燃的火焰,象征着对海神的虔诚与敬畏。“骑气秋瞻使者星”则通过秋天的肃穆氛围,烘托出使者出行的威严,仿佛能看到使者星的光辉伴随其左右。
“三岛凤麟环碧海,九关虎豹隔青冥”运用神话色彩,将天妃祠周围的环境描绘得神秘而壮观,凤麟祥瑞环绕碧海,而九重天关之外则是虎豹守护的青冥世界,展现了祭祀之地的神圣与崇高。
最后两句“君才宜掌丝纶美,为述文章袭六经”是对李孟端才华的赞美,认为他具备撰写华美文章的能力,能够传承六经的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祭祀活动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天妃祠的敬仰以及对人才的赞赏,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礼仪和文化的重视。
万国衣冠拜衮衣,两年元旦负归期。
江云朝捲千寻碧,海日晴曛五色旗。
江上雪消春水长,山中寒重早梅迟。
莫思乡党常年会,宝剑当酬国士知。
翼翼贞寿堂,肃肃贤者居。
堂上鹤发母,霓裳而霞裾。
贞节四十年,寿今八帙馀。
斯堂得嘉名,请试陈厥初。
母也实氏吴,番有先人庐。
良人溘先露,生计亦沦胥。
誓言赋柏舟,那复咏关雎。
志存杨氏祀,靡暇恤其诸。
大儿甫六期,小才五月馀。
辛勤立门户,寤寐课诗书。
崭然见头角,藉甚多名誉。
伯为邑大夫,仲随李轻车。
綵衣日就养,树谖满庭除。
兄弟进甘旨,夫人御板舆。
令德兼寿考,此乐复何如。
瞻彼堂之阴,嘉树郁扶疏。
上有双凤雏,和鸣自纡徐。
爵位日以高,禄养日以舒。
生封有令典,厚积待吹嘘。
煌煌太史笔,照映百车渠。
桓楹俯流水,过者式其庐。
《贞寿堂》【明·释妙声】翼翼贞寿堂,肃肃贤者居。堂上鹤发母,霓裳而霞裾。贞节四十年,寿今八帙馀。斯堂得嘉名,请试陈厥初。母也实氏吴,番有先人庐。良人溘先露,生计亦沦胥。誓言赋柏舟,那复咏关雎。志存杨氏祀,靡暇恤其诸。大儿甫六期,小才五月馀。辛勤立门户,寤寐课诗书。崭然见头角,藉甚多名誉。伯为邑大夫,仲随李轻车。綵衣日就养,树谖满庭除。兄弟进甘旨,夫人御板舆。令德兼寿考,此乐复何如。瞻彼堂之阴,嘉树郁扶疏。上有双凤雏,和鸣自纡徐。爵位日以高,禄养日以舒。生封有令典,厚积待吹嘘。煌煌太史笔,照映百车渠。桓楹俯流水,过者式其庐。
https://shici.929r.com/shici/kV29cWfzzM.html
崇楼言言,上下太清。鸣钟在悬,飞鲸是名。
在昔先民,制器尚形。取类相感,用谹其声。
此方真教,由闻而入。诞敷法音,昭我玄极。
假物以鸣,与世作则。震惊大千,群响俄息。
维此积善,灵僧之宫。爰作斯楼,警昏启蒙。
侯谁尸之,曰沙门惠。公胡溃于,成矢誓在。
躬瞻彼飞,楼峙于东。海华䲔在,兹蒲牢震。
骇苦轮乃,轫音场无。碍于千万,年迷者永。
昔予方弱冠,与子每同襟。
跃马春风早,闻鸡夜漏深。
青云怀远志,白雪操淳音。
霄汉何寥邈,江湖易陆沉。
卞生劳献玉,直子误持金。
典教才终屈,为郎力不任。
艰难愁白发,慷慨见丹心。
落景山阳笛,寒宵楚户砧。
杜陵怜久客,梁父动悲吟。
日月鸿遵渚,风尘鹤在林。
策言疏董贾,诗价重何阴。
小子多茅胙,先生寡芥针。
麒麟图自古,鹦鹉赋还今。
且对盈樽酒,休鸣别调琴。
桄榔晨雾塞,薜荔晓霜侵。
畏道那分袂,离情倍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