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在已无书,山色依然满旧居。
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
藏书阁在已无书,山色依然满旧居。
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旧居的回忆与感慨。首句“藏书阁在已无书”,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昔日藏书丰富之地如今却空无一卷,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思。接着,“山色依然满旧居”一句,以静谧的山色依旧映衬出环境的宁静与不变,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态的永恒。
“留得妇人三墨竹”则将情感聚焦于人物,通过“妇人”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与妻子共度的岁月。这里的“墨竹”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的描绘,更象征着夫妻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如同坚韧不拔的竹子,即使在岁月的洗礼下也依然挺立。
最后一句“金钟声里尚扶疏”以金钟的悠扬钟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当时情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在钟声的回响中,墨竹似乎更加繁茂,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美好回忆的深情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别袂偷分,盼不到、片帆香陌。
正雨过、乱红飞尽,水云凝碧。
杨柳漫牵歌意绪,苧萝多少愁踪迹。
怕羁心、重对旧亭台,伤今昔。花影昼,蟾阴夕。
重执手,何时得。奈渚蒲樯燕,助人行色。
纵是梦来应有恨,情知留得元无益。
算人生、双鬓几时青,成抛掷。
海燕争春,城乌啼曙,丛丛花满阑干。
虹梁日照,碧叶露初干。
昨夜新衣裁就,薰笼暖、翠簇红攒。
频提视,羞人难著,只说晓妆寒。长干。
西去路,春江鸭绿,新水漫漫。
早青牛朱毂,骝马金鞍。
江畔垂杨万树,风吹绕、贝带斑斓。
妆楼望,翩跹水底,疑向镜中看。
秋度重阳尽,寒随夜雨来。
菊荒陶令宅,云暗越王台。
战伐行人苦,诛求寡妇哀。
济时无上策,尸位愧庸才。
北去瞻天远,南游指日回。
客愁长自写,乡思不堪裁。
海上云千叠,生前酒一杯。
相思存潦倒,远别漫徘徊。
伫看凌霄翮,春风到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