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鸠雏,归晡呜呜。所哺伊何,曰父母且。
匪生何父,匪育何母。历山之居,居庸可久。
念念思归,不归何俟。
彼美鸠雏,归晡呜呜。所哺伊何,曰父母且。
匪生何父,匪育何母。历山之居,居庸可久。
念念思归,不归何俟。
这首诗《思归操》由宋代诗人薛季宣创作,以“彼美鸠雏,归晡呜呜”开篇,描绘了一幅小鸠鸟在黄昏时分呼唤父母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思念之情。
“彼美鸠雏,归晡呜呜”,诗人以“彼美”形容小鸠鸟的可爱,用“归晡鸣呜”描绘它们在黄昏时分的呼唤,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所哺伊何,曰父母且”,小鸠鸟在呼唤中询问着喂养它们的是谁,答案是父母。这种对父母的依赖和对家庭的渴望,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
“匪生何父,匪育何母”,进一步强调了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无论是生命的孕育还是养育,都是父母的付出。这不仅是对亲情的赞美,也是对生命起源的深刻思考。
“历山之居,居庸可久”,诗人将居住地比作历山,暗示这是一个可以长久居住的地方,可能象征着理想的家园或精神寄托。这样的描述,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最后,“念念思归,不归何俟”,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是挂念着那个温暖的家,期盼着回归。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人对家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旧俗欢犹在,怜君恨独深。
新年向国泪,今日倚门心。
岁去随湘水,春生近桂林。
流莺且莫弄,江畔正行吟。
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
树色双溪合,猿声万岭同。
石门康乐住,几里枉帆通。
万里辞三殿,金陵到旧居。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
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
老菊凌霜葩,狞松抱雪姿。
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
仲尼岂非圣,但为互乡嗤。
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
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
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
玉石共笑唾,驽骥相奔驰。
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