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前昔据鞍,帽峨高屋古袍宽。
发虽比旧十分白,心有忧时一寸丹。
云路正看鸣剑履,君门可早挂衣冠。
为公试草芗林传,归日来纫九畹兰。
天竺山前昔据鞍,帽峨高屋古袍宽。
发虽比旧十分白,心有忧时一寸丹。
云路正看鸣剑履,君门可早挂衣冠。
为公试草芗林传,归日来纫九畹兰。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赞美之情,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心境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操。
首句“天竺山前昔据鞍”以动作开始,既展示了诗人曾在天竺山前策马驻足的英姿,又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帽峨高屋古袍宽”,则是通过对服饰和居所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中间两句“发虽比旧十分白,心有忧时一寸丹”表现了诗人虽然年华老去,但内心仍存忧虑。这里的“白”与“丹”,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外表的苍老与内心的热烈。
“云路正看鸣剑履,君门可早挂衣冠”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希望。诗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朋友的到来,也或许是某种精神上的解脱。“挂衣冠”则是一种仪式性的行为,象征着对未来的一种准备和期待。
末了,“为公试草芗林传,归日来纫九畹兰”两句,诗人通过写作表达了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这里的“试草”显示出一种谨慎而不失创新的态度,而“归日来纫九畹兰”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我闻白石山,其曲通勾漏。
上有最高峰,云霞障其岫。
攀萝历险不能跻其巅,丹梯百级悬藤挂树边。
一上一回气欲绝而辄止,安得此身直抵摩苍天。
丹书秘笈不能见,遥睇星辰布宫殿。
俯视山河大地中,须弥芥子浮乡县。
曾陟罗浮日观峰,峰头紫气多鸿濛。
会仙岩畔涛生耳,三更咿喔闻天风。
吹笙子晋今何在,徒望仙岩群仙会。
汉武秦王不可知,桑田几变成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