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中宵饮,因闻鸡犬喧。
烟萝三亩宅,水竹数家村。
剪烛供吟兴,烹茶续话言。
未能留信宿,安敢望平原。
喜得中宵饮,因闻鸡犬喧。
烟萝三亩宅,水竹数家村。
剪烛供吟兴,烹茶续话言。
未能留信宿,安敢望平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接待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欣赏。首句“喜得中宵饮”,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深夜造访的喜悦之情,夜深人静之时,与友人共饮,别有一番风味。接着,“因闻鸡犬喧”一句,以鸡鸣犬吠之声衬托出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虽是喧闹,却也充满生活气息。
“烟萝三亩宅,水竹数家村”两句,通过描绘一个三亩之地的住宅旁,烟雾缭绕,竹影婆娑,水波轻荡,几户人家散落其间的小村庄景象,展现了乡村的恬静与和谐之美。这样的环境,不仅适合居住,更适宜心灵的栖息。
“剪烛供吟兴,烹茶续话言”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雅致的生活情趣。在烛光下剪烛,借以激发诗兴;煮茶待客,边品茗边交谈,体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最后,“未能留信宿,安敢望平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能留下住宿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即使不能长时间停留,也无妨享受这一刻的相聚时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主人待客的热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回首。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再相遘。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仙花常烂熳,不减四时荣。因凭真水火,锻金精。
功圆丹结,步步彩云轻。
满头风月爽,一粒刀圭,太虚仙路亲行。
任消除、万劫尘情。别有好前程。
这回无老死,得长生。仙风道骨,自觉太孤清。
万派银河转,拨弄天关,大罗真性圆明。
龙转西江,金光摇曳,踊身飞上穹苍。
兴云吐雾,威力大施张。
槁稼俄逢饱雨,人心尽、欣喜洋洋。
将何喻,如收瑞宝,恰似到仙乡。
真阳胜朗耀,虚无象外,剔现容光。
住混元三界,永劫无央。
深荷三清降福,为东南、云海行香。
休言破,太平随喜,以道证真常。
闲写荒词,谩成拙句,略将管见铺陈。
贪迷世梦,虚度二十春。
忽悟前头路险,拖恩爱、孰敢因循。
投玄教,搜穷密妙,坦荡乐天真。清贫。
活计好,还淳反朴,养素颐神。
幸清风作伴,明月为邻。
占得逍遥自在,从乌兔、东出西倾。
忘言处,些儿消息,能有几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