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回首。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再相遘。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秋怀谁写,听一声金缕,同倾芳酒。
娇啭林莺,圆累珠串,春在碧罗云袖。
宫中磬簧齐发,字外五音何浏。坐闲友。
道江南风月,此声无有。回首。伤离久。
三叠阳关,不到青青柳。
得意石州,片帆云影,翻动海山明秀。
风流故家未减,自笑杜陵衰叟。再相遘。
卷中人正好,崔徽消瘦。
这首元代王恽的《喜迁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开篇以“秋怀谁写”起,通过“金缕”和“芳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温馨的氛围,仿佛在倾听莺鸟的婉转鸣叫,如同佳人轻启朱唇,共同品尝美酒。接着,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莺歌比喻为“春在碧罗云袖”,形象地展现了莺鸣的美妙和季节的流转。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宫廷,描述了音乐的和谐与华丽,暗示着宫廷生活的繁华。然而,他感叹江南的风月之美,认为这种声音在现实中已难觅踪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回首”二字转折,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和离别的伤感,提及阳关曲的反复吟唱,表达了长久的离别之痛。然后,诗人借石州的美景和自己的航程,寄托了对往昔风流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自嘲。
最后,诗人感慨旧日相识的美好时光,以崔徽的形象作结,表达对昔日佳人的思念和自己日渐消瘦的境况,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忧郁和期待重逢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秋日的寂寥,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细腻情感世界。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衰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晚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
飞从何方来,径集庭树枝。
三叹复九咏,话尽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语复为谁。
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
危亭俯凉囿,落叶日夜深。
佳菊独何为,开花得我心。
韵孤自无伴,香净暗满襟。
根器受正色,非缘学黄金。
独违春光早,而俟秋寒侵。
岂不爱凋年,坐令淹寸阴。
奈此清苦操,愧入妍华林。
向来朱碧丛,亦复悴斯今。
清霜惨万象,幽芳耿森森。
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