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二》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其二》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古风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0)
注释
反袂:转身。
叹:叹息。
麟:麒麟,象征祥瑞。
折:折损。
过门:路过。
伤:痛心。
凤:凤凰,象征高贵。
衰:凋零。
奠楹:祭堂。
复作:再设立。
世丧:世间的丧葬风俗。
礼乐:礼仪和音乐。
道不丧:道义未衰。
兹:这里。
千载:千年。
有人:有贤人。
三代:夏商周三代。
夹谷翁:历史人物,可能指有学问的长者。
文献:文献知识。
遗:留存。
斯世:这个世道。
微:衰微。
斯人:这样的人。
皇皇:迷茫不安。
归:归宿。
翻译
我转身叹息麒麟的折损,路过家门痛感凤凰的凋零。
祭堂不再设立,礼仪丧制都已破败。
虽然世间风俗败坏,道义并未消亡,文化难道就不存在于此吗?
千年之后若有贤人,还能追寻夏商周三代的风范。
我听说夹谷老人,他的文献知识仍有留存。
在这个世道衰微之时,没有这样的人,我该何处寻找归宿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旧和对传统文化关切的作品。开篇“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种颓废与哀伤的情景。袂是古代官员的袖子,反袂即是翻转衣袖,这里用来比喻时光易逝、事物更新换代;麟折凤衰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贵族文化的没落。随后“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诗人哀叹古代礼仪和音乐艺术的废弛。

然而,在“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的句子中,诗人的情绪出现转折。即便是时代更迭、传统文化遭受破坏,但至理和正道依然存在,而且可以通过文献来寻找和保存。接着的“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怀念之情,即便是过去的事物已经逝去无踪,但是仍旧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那些伟大人物和事迹。

最后,“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几句,诗人提到“夹谷翁”,即是书隐先生,这里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保存传统文化的敬意,并且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文献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归宿。在这样的背景下,“斯世微斯人”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当代人的浅薄和物质化的哀叹,而“皇皇吾安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归属感。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其三

人间八九不如意,独坐萧萧愁绝时。

空有此心谁领会,知余明月是襟期。

婆娑寒影不知老,呼吸清光能疗饥。

今夕不妨休见面,旱苗须雨一深犁。

(0)

茶岭

翠岭依然在,芳根久已陈。

山灵如感旧,亦合厌荆榛。

(0)

听庐山胡道士弹离骚·其一

庐山道士菊潭仙,前世沧浪握楚荃。

莫道离骚遗响绝,孤钩寡珥尚能传。

(0)

对竹

此君无媚色,耿耿合予衷。

外直形容瘦,中虚忿欲空。

炎凉多变态,潇潇独清风。

幸免斧斤患,苍然保令终。

(0)

贫病

贫与病相约,贫来病亦来。

有僧时馈药,无鬼敢输财。

酒债偿仍欠,医书閤又开。

安贫吾自爱,且遣病魔回。

(0)

再次前韵呈吴天游居士

心在江湖身在城,暂分禅座觉神清。

秋深竹叶敲窗响,昼静蕉花照眼明。

吟罢灯前窥佛偈,梦回枕上数钟声。

未能参透庞居士,安得师门掉臂行。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