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其三》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人间八九不如意,独坐萧萧愁绝时。

空有此心谁领会,知余明月是襟期。

婆娑寒影不知老,呼吸清光能疗饥。

今夕不妨休见面,旱苗须雨一深犁。

(0)
翻译
人世间总有八九不如意,独自坐着,心中满是凄凉。
虽然我有一颗热忱的心,却无人能理解,只有那明亮的月亮懂得我的情怀。
在寒风中摇曳的身影,仿佛不知岁月流转,清冷的月光也能暂时缓解饥饿。
今晚就让我们不见面吧,如同干涸的田地需要一场深入的犁耕,期待着雨水滋润。
注释
人间:世间。
八九:大约八九成。
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
独坐:独自坐着。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愁绝:极度忧愁。
此心:这颗心。
领会:理解。
知余:了解我。
明月:明亮的月亮。
襟期:胸怀,心意。
婆娑:形容姿态摇摆不定。
寒影:寒冷的月影。
老:衰老。
清光:清冷的月光。
疗饥:缓解饥饿。
今夕:今晚。
不妨:不妨碍。
休见面:不要相见。
旱苗:干涸的庄稼。
须雨:需要雨水。
一深犁:深深地犁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愁绪之情。开篇“人间八九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接着“独坐萧萧愁绝时”则是这种心境在特定环境下的体验,萧萧之声似乎增添了愁绪的氛围。"空有此心谁领会"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感到自己的感受无法被他人理解。

"知余明月是襟期"一句,通过对明月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如同衣襟上的装饰一般,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婆娑寒影不知老"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无奈,"呼吸清光能疗饥"又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食粮的渴望。

最后两句“今夕不妨休见面,旱苗须雨一深犁”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期待与希望。尽管生活中的苦难和困顿如同旱地上的苗秧,但诗人仍然期待着某种救赎或是改变的到来,如同期待着及时的雨水和深入土壤的犁耕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渴望,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不满。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

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0)

凤凰台上忆吹箫.重九日同椒坪、一山两丈登凤凰冈望海,有怀萧伯瑶。时与伯瑶别七年矣

根竹支筇,葫芦载酒,登高刚试新晴。

问荒台遗迹,野草青青。

零落苔封断炮,都付与、朝夕潮声。

潮头上、洋船烟暝,手欲屠鲸。重溟。

当年击楫,叹繻弃归来,閒却青萍。

只青山扪虱,脾肉堪惊。

且对西风落帽,空惆怅、旧日鸥盟。

还相忆、鮀江菊开,又误归程。

(0)

醉花阴.花田渡口,是当日送刘乐生处

芳草凄迷风色暮。冷落花田渡。

回首七年前,一角斜阳,是我销魂处。

荒堤空剩垂杨树。飞尽溪头絮。

流水最无情,不送春愁,送了春人去。

(0)

探春慢.郊游过棣华园,见牡丹盛开

芳草迷烟,暖风吹梦,缓缓闲寻郊野。

十里晴蓝,一篙浅碧,景物似秋潇洒。

始信东皇好,尚留得、春光艳冶。

牡丹乍展芳心,国色倩谁描下。

携手芳园小憩,喜诗赓棣萼,芸窗共话。

织树莺梭,摇天柳浪,大块文章无价。

幽径正徘徊,又横笛、牧童归也。如画。

后日重来,绿阴初夏。

(0)

自疑

我自知人人未知,为人谋得己偏疑。

拈诗且脱寒酸气,作梦偏多欣喜时。

卧学袁安愁饿死,乞同伍员欲投谁。

可怜声应年来少,一味虚脾只自欺。

(0)

喜友人见过

茅屋萧萧隐薜萝,故人十载忽相过。

春风小院花香绕,暮雨寒庭草色多。

醉后不辞灯下酒,兴来高和郢中歌。

年衰喜晤忘机友,明日云山奈别何。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