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这首《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独坐窗前,思念远方友人的凄美画面。
开篇“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以宁静的夜景为背景,银白色的银河在夜空中静默无声,青蓝色的天空如同清澈的湖水,芳塘上残留的雨水刚刚散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一句,将情感引入,玉箫的声音清脆而哀怨,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梦境随着这声音飘向了遥远的南方楼宇,暗示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昨夜,诗人与友人共枕的鸳鸯枕头已经凉透,寒灯之下,诗人独自凝视自己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悲凉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一句,通过梧桐树、画屏和等待牵牛星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等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期待和思念之情。
“银钩。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中,“银钩”可能是指书信的钩状封口,诗人通过书写小字,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飞鸿传书,又如乘着双桨的兰舟,穿越千山万水,将思念送达对方。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诗人想象着友人收到信件时的情景,泪水先于言语流出,表达了深深的关切与思念。想要询问友人近况,却只能面对流水潺潺,仿佛是无尽的思绪与情感。在垂杨之外,二分明月之下,诗人预感到这将是自己新的忧愁,暗示了思念之情的绵长与复杂。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离合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苦热喜新凉,萧萧响黄苇。
雨馀山吐辉,沙没溪涨水。
天高气澄明,太清无秽滓。
泠然欲御风,一访赤城子。
笑读香霞篇,时餐金蛾蕊。
逝将游蓬瀛,弱水三万里。
咄嗟无羽翰,相望徒劳耳。
不如且赋诗,蛇蚓动盈纸。
寒梅几树开前村,靓妆绰约归仙魂。
横斜影落石溪浅,皓洁色洗烟岚昏。
幽香暗动松竹径,清格自羞桃李园。
穷冬万里霜雪积,独得一点阳和温。
冰姿最宜夜月白,玉彩更炫朝霞暾。
明妃失意去朔漠,阿娇无宠扃长门。
芳容寂寂谁复顾,雅意耿耿今何言。
天涯相对且相乐,为尔吸尽黄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