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瀹可菹,榆皮舂可脯。
代豆酿为酱,代面胶为糊。
酱他酱,总莫尚,榆郎榆姑春春旺,林下山间慰所望。
榆叶瀹可菹,榆皮舂可脯。
代豆酿为酱,代面胶为糊。
酱他酱,总莫尚,榆郎榆姑春春旺,林下山间慰所望。
这首诗《山水友别辞·榆酱》由宋代诗人王质创作,以榆树的各个部分为素材,描绘了榆树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展现了榆树的实用价值和生命力。
首句“榆叶瀹可菹,榆皮舂可脯”,生动地描述了榆树叶可以用来制作酸菜(菹),榆树皮可以捣碎制成肉干(脯)。接着,“代豆酿为酱,代面胶为糊”则进一步说明榆树的叶子和皮可以替代豆子酿造酱料,甚至可以作为面粉的替代品,用来制作粘稠的糊状物。这不仅体现了榆树的实用性,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智慧。
“酱他酱,总莫尚,榆郎榆姑春春旺,林下山间慰所望。”这一句表达了对榆树生命力的赞美。无论是在酱料的制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榆树都展现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春天里,榆树的生长旺盛,给生活在林下山间的居民带来了希望与安慰。这里不仅赞美了榆树的实用价值,更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美好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榆树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方面用途,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情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