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氏犹全族,韩侯竟灭门。
可怜带砺誓,不及属镂恩。
项氏犹全族,韩侯竟灭门。
可怜带砺誓,不及属镂恩。
这首诗以韩信和项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比项氏家族的全族保全与韩信本人的悲惨结局,表达了对韩信命运的感慨。"项氏犹全族"暗示了项羽虽然失败,但他的家族仍然得以保全,而"韩侯竟灭门"则揭示了韩信作为诸侯,最终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可怜带砺誓"引用了刘邦与韩信的盟约,当初刘邦曾以带砺为誓,表示要与韩信共享富贵,然而现实中的恩情并未持久,"不及属镂恩"暗指刘邦后来对韩信的猜忌和残酷,连赐死都选择了残忍的方式(属镂之刑)。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忠诚与背叛、信任与猜疑之间的无情现实,以及权力斗争中的冷酷无情。
大夫三年,平恕如一。静而不烦,民安厥室。
大夫去矣,何以述之。我述民言,民实德之。
星非甘公,卦非焦赣。善言五部,枝干迭用。
所据甚精,所发必中。辅之以教,其益弥众。
以刚止邪,以柔止讼。躁者使静,义者使动。
仁使之修,虐戒之纵。险者使平,浮者使重。
如此庶乎,殆可折衷。行矣勉之,斯言可诵。
北叟有奇歌,调与声俱绝。
此歌本难名,强名为白雪。
一唱白云开,再唱青云裂。
朝唱迎朱霞,暮唱入明月。
声在明月宫,桂树生秋风。
秋风吹明河,银浪翻长虹。
河汉与海通,安知声所终。
如此谁可知,但问牵牛公。
如此谁可听,直须登青冥。
酒仙骑赤龙,诗仙骑长鲸。
一夜到平明,北叟声且停。
遗响来南城,犹似孤鸾鸣。
南公对北叟,阮籍逢孙登。
阮籍正长啸,孙登作凤鸣。
羞杀阮步兵,笑杀孙先生。
忆昔见子时,我在西关住。
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
其后十数年,于此数见之。
气貌日益好,胸中即可知。
貌者德之表,精神气所为。
气无所不适,其本在养颐。
所养得其正,其美充四肢。
子是名公孙,家法能自持。
子学有旧业,尤富礼与诗。
重之以所养,何适而弗宜。
古人有大路,行者皆坦夷。
夫以子之明,岂惑于多歧。
修鞭与长辔,逸驾无停时。
古人亦何人,勿问皆可追。
昨见子笔札,老人为子喜。
其言逊而恭,贲然有文理。
愿子更勉之,莫忘老人语。
所居求正人,正人德之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