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这两句诗出自唐末宋初的诗人徐铉,名为《景阳台怀古》。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王朝更替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后主亡家不悔" 这一句中,“后主”通常指代末代君主,而“亡家不悔”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即国破家亡之事已成定局,无需追悔。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昔日王朝覆灭的感慨。
"江南异代长春" 这句诗描绘出一幅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中的江南风景画面。“异代”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指的是历史周期的更替;“长春”则是对江南四季如春的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永恒与不朽。
"今日景阳台上" 这句诗直接指出了诗人所处之地——景阳台,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地方。诗人站在这里,能够俯瞰过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闲人何用伤神" 这句话流露出诗人的心境。他在问,为何还要让自己沉浸于对过往的思念之中而伤神?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更是对历史变迁无法挽留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景阳台这个历史地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王朝、国家兴衰以及个人的宿命和无常的深刻感悟。
论石如论玉,贵德不贵名。
形似偶尔同,未妨聊置评。
呜呼禹甸破,土贡久莫并。
问公安取此,万里随南征。
向来四方游,束书与俱擎。
愧彼钱马癖,寄我山林盟。
风流蕲州守,夙有能诗声。
见之谥以芝,用意真不轻。
谓公许器质,一再临专城。
宜为斋房秀,作瑞于圣明。
未应如商山,寂寞身中清。
须公力勉旃,石亦当与荣。
念我匪能赋,徵索见公情。
又惟此必诗,落笔空汗生。
传闻南池上,有石来自英。
我虽未识面,想像犹弟兄。
连朝南浦亭,系此一叶舟。
未去已欲动,既行奚复留。
篙撑尚依岸,风至忽打头。
中宵渺无际,清晓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宁与谋。
我友邈难见,西山澹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