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燕子掌中身。对景舞还停。见君佳句更相亲。
笔底动人情。三春杨柳腰间细,二分明月鬓边横。
芙蓉初放碧池新。知是画图人。
轻盈燕子掌中身。对景舞还停。见君佳句更相亲。
笔底动人情。三春杨柳腰间细,二分明月鬓边横。
芙蓉初放碧池新。知是画图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轻盈的燕子为引子,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景象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动人的意境。诗人通过“轻盈燕子掌中身”这一开篇,便已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燕子在空中轻盈舞动,仿佛在掌中起舞,既展现了燕子的灵动,也暗示了人物的优雅与轻盈。
“对景舞还停”,进一步描绘了燕子与景物之间的互动,既有舞蹈的美感,又有一份静谧与和谐。接着,“见君佳句更相亲”,转而以“君”指代画中的人物,通过佳句相交,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艺术与情感的共鸣。
“笔底动人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艺术创作的力量,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能触动人心,传递情感。接下来,“三春杨柳腰间细,二分明月鬓边横”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杨柳细腰象征着人物的柔美与轻盈,二分明月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雅,鬓边横月更是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芙蓉初放碧池新,知是画图人”两句,以芙蓉初放、碧池新绿的景象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轻盈与生机,也暗示了画中人物如同这初放的芙蓉,清新脱俗,充满了生命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