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中丞·其五》
《挽王中丞·其五》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月渔阳大出师,君王按剑捷书迟。

鼓声不为将军起,岂独封侯是数奇。

(0)
鉴赏

这首诗《挽王中丞(其五)》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官员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三月渔阳大出师”,开篇即以“三月”点明时间,“渔阳”则暗示地点,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历史的场景之中。渔阳,古代地名,此处借指边疆之地,暗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背景。这一句简洁有力,既勾勒出事件的规模,又预示了紧张的氛围。

次句“君王按剑捷书迟”,“按剑”形象地描绘了君王在收到捷报时的紧张与期待,而“捷书迟”则暗示了消息传递的延迟,或是战事进展的缓慢。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君王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战事进展的焦虑。

接下来的“鼓声不为将军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鼓声是战场上的标志,代表着战斗的开始或结束,但在这首诗中,鼓声却未能为将军响起,暗示了将军的命运或是战局的不利。这不仅是对将军个人命运的惋惜,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一句“岂独封侯是数奇”,则表达了对将军命运的深刻反思。封侯本是古代将士追求的荣誉,但在诗人看来,这并非决定一切的因素。“数奇”一词,意指命运不佳,暗示了即使有卓越的才能和功绩,也可能遭遇不幸。这句话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攀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首对逝者的哀歌,更是一曲对历史、命运和人性的沉思。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咏雪

云母围屏俨画图,一奁秋水照凝酥。

未堪仙子藏金屋,如此楼台便玉壶。

鬓影泊风尤绰约,鞋尖印雪巳模糊。

笑他痴叔向清赏,解赏因风柳絮无。

(0)

晓露

湘帘窣地绿云裁,寂寂鹦哥几遍催。

侍女偷摇团扇去,小郎私泥解围来。

梦中唤起星眸滟,背后惊回秀靥开。

最是残妆难得见,暂停梳洗向妆台。

(0)

寒夜·其一

缟衣初出洞房门,比玉生香比雪温。

星眼暗抬人不觉,风情略透语无痕。

晓妆偷得元蝉影,春梦迷残粉蝶魂。

何处着卿踪迹好,梨花满地月黄昏。

(0)

菩萨蛮弈棋私语迷藏弹琴读书潜窥秘戏·其十一回文

镜台移日朝红映。映红朝日移台镜。人玉照秾春。

春秾照玉人。幕垂寒略略。略略寒垂幕。

花晓衬窗纱。纱窗衬晓花。

(0)

四皓图

汉高骑马鞭群雄,驾驭不到商山中。

山中潜龙惜鳞甲,肯与走狗同牢笼。

野鸡宫中颜色老,恩爱何人为最好。

戚姬未彘惠统危,鹤书急走商山道。

山中潜龙始一来,楚歌楚舞双徘徊。

抚图令人长叹息,叹息留侯真有才。

(0)

满江红.题施庭午茂才杞忧草

半壁江山,问谁救、生灵焚溺。

叹当局,议防议战,总无全策。

徵调可怜财赋尽,流离但觉乾坤仄。

十馀年、格斗未曾休,翻多贼。军糈匮,还侵蚀。

兵士悍,争剽劫。任东南千里,纵横狼猰。

杜牧罪言何处上,贾生热泪从旁滴。

借书生,歌哭叩苍生,天应恻。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