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东林寺四首》
《题东林寺四首》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閒行閒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

卢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

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漫步于东林古寺的情景,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閒行閒坐思攀缘”,开篇即以“閒”字点明诗人的心境,悠闲自在,无拘无束。诗人或行或坐,思绪飘荡,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这种状态与东林古寺的宁静氛围相契合,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着,“多是东林古寺前”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东林古寺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古寺作为背景,为整首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韵味。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东林古寺前的自然景观。小瀑布虽不高,却有着三百尺的气势;短松虽不长,却历经千年岁月。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古老,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卢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两句,则转向了对人文遗迹的描述。卢楞伽的壁画虽已斑驳,但其艺术价值依然可见;殷仲堪的碑文虽经风雨侵蚀,但其历史意义犹存。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痕迹,进一步丰富了东林古寺的文化内涵。

最后,“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表达了诗人想要再次探访东林古寺,寻找古代贤人的愿望。这里的“莲社”既可指佛教中的僧侣团体,也可象征一种精神追求的社群。诗人通过这一设想,将个人的情感与东林古寺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去智慧与精神的向往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林古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以及诗人对历史、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江州寒食

殊乡寒食亦风柔,桃李春香掩燕楼。

周子墓头谁拜扫,岳家园里自嬉游。

云连阃节旌旗暗,水泛商船鼓笛浮。

江国日长饶客思,不知何事阻归谋。

(0)

闻笛·其二

吹腔不识愁,愁耳偏闻吹。

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

(0)

冷翠谷口占·其四

苍童负诗箧,百钱挂杖头。

何当倩画手,画我庐山游。

(0)

涵碧亭

雨歇留蒸湿,明来得翳凉。

双嬉鱼欲动,万个竹添长。

景到烦诗答,欢多厄日忙。

兹游端胜绝,不是学高阳。

(0)

送陈良卿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

芜菁满地花,柳絮漫天雪。

去去当何之,苕川剩风月。

风月还相思,江山岂相越。

(0)

对月简松庐

但爱秋月明,不厌秋夜永。

掀髯立长风,舞手弄孤影。

天净神宇清,露重衣袂冷。

隐约辨山河,分明认奎井。

一笑震九霄,唤起迷者省。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