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差经纬问周髀,合朔哉生有异宜。
廿八宵中明月影,弯弯初二见蛾眉。
里差经纬问周髀,合朔哉生有异宜。
廿八宵中明月影,弯弯初二见蛾眉。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首句“里差经纬问周髀”,巧妙地引用了古代数学与天文学的术语,将地理坐标(里差经纬)与周髀算法联系起来,暗示了对宇宙规律的探索与追求。这里的“周髀”指的是《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涉及天文历法计算。
次句“合朔哉生有异宜”,则进一步阐述了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合朔是指月亮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对,此时月亮处于新月状态,而“哉生”则表达了月亮从无到有的生长过程,强调了这种变化的自然法则和适宜性。
后两句“廿八宵中明月影,弯弯初二见蛾眉”,具体描绘了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变化。其中,“廿八宵”指一个月周期内的夜晚,暗示了月亮从新月逐渐变圆的过程;“明月影”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大地上的景象;“弯弯初二见蛾眉”则生动地描述了新月初现时的形态,如同蛾眉一般细长弯曲,展现了月亮生长过程中的美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月亮生长变化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到见解和审美情趣。
我家章泉旁,生事苦不足。
惟余数亩地,有竹森似束。
别束梦寐之,诗语见编录。
况当萌茁时,熟杜樵采辱。
官居亦何有,有此数竿绿。
定应好事人,知我来此欲。
不然朝暮间,何计能医俗。
尚嫌地形浅,筍夥当掘斸。
不能助幽深,何况增诘曲。
袖短舞艰长,吾俸五斗粟。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