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花.题画四阕·其三》
《雨中花.题画四阕·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词  词牌: 雨中花令

庭下桂花如绣。门外月华如昼。

云母屏开,水精帘卷,照见姮娥瘦。

记得中秋风雨后。今夜清光依旧。

怕犀箸风高,玉杯露冷,空把仙裙绉。

(0)
鉴赏

这首《雨中花·题画四阕(其三)》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庭院的静谧画面。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月色、桂花、云母屏、水精帘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庭下桂花如绣”,以“绣”字形容桂花的繁密与精致,仿佛在月光下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展现出桂花的独特魅力。“门外月华如昼”,则以“如昼”强调月光的明亮,使得夜晚如同白昼一般清晰明亮,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宁静。

接下来,“云母屏开,水精帘卷,照见姮娥瘦”,通过“云母屏”和“水精帘”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与高洁,同时借“照见姮娥瘦”这一细节,暗喻了月宫中的嫦娥形象,增添了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

最后,“记得中秋风雨后。今夜清光依旧”,通过对比中秋后的风雨与今夜的清光,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突出了月光的恒定不变,给人以安慰与希望。

“怕犀箸风高,玉杯露冷,空把仙裙绉”,则是对月夜下人物活动的想象,通过“犀箸”、“玉杯”等贵重物品的使用,以及“仙裙绉”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在月光下的优雅与孤独,暗示了某种情感的缺失或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微妙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郁的意境,体现了李东阳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0)

昭州

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

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

绳烂金沙井,松乾乳洞梯。

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0)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

信陵亭馆接郊畿,幽象遥通晋水祠。

日落高门喧燕雀,风飘大树撼熊罴。

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

山下祗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0)

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0)

自昌谷到洛后门

九月大野白,苍芩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0)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

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

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