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鞭丝、唤人离别,临歧珍重相语。
尊前只莫言憔悴,都向柳枝分付。
浑欲诉,奈执手、匆匆不尽愁中绪,攀条怨缕。
正南苑生凉,西山作暝,争忍别君去。
长安道,约定归期又误。天涯人倦羁旅。
湖云湘月家山影,并入吹笳声暮。
情更苦,说有个、方回等我江南路。凭君记取。
待津舶归来,诗筒寄到,定写断肠句。
蓦鞭丝、唤人离别,临歧珍重相语。
尊前只莫言憔悴,都向柳枝分付。
浑欲诉,奈执手、匆匆不尽愁中绪,攀条怨缕。
正南苑生凉,西山作暝,争忍别君去。
长安道,约定归期又误。天涯人倦羁旅。
湖云湘月家山影,并入吹笳声暮。
情更苦,说有个、方回等我江南路。凭君记取。
待津舶归来,诗筒寄到,定写断肠句。
这首《摸鱼儿》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开篇“蓦鞭丝、唤人离别”,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离别时的场景,仿佛能听到马鞭轻轻抽打的声音,感受到离别的氛围。接着,“临歧珍重相语”一句,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那份不舍与牵挂。
“尊前只莫言憔悴,都向柳枝分付。”诗人巧妙地将离人的憔悴情绪寄托于柳枝之上,借物抒情,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的“浑欲诉,奈执手、匆匆不尽愁中绪”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痛苦,即使想倾诉心中的愁绪,却因时间紧迫而无法完全表达。
“攀条怨缕”四字,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仿佛在枝条上留下了深深的怨恨。紧接着,“正南苑生凉,西山作暝,争忍别君去”几句,通过景物的变换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长安道,约定归期又误”两句,既是对过去约定的回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接下来,“天涯人倦羁旅”一句,点明了离别后漂泊在外的孤独与疲惫,增加了诗歌的悲凉色彩。
“湖云湘月家山影,并入吹笳声暮”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画面,湖面上的云雾、湘江边的明月、家乡的山影以及傍晚吹起的胡笳声,共同构成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最后,“情更苦,说有个、方回等我江南路。凭君记取。待津舶归来,诗筒寄到,定写断肠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深情呼唤,希望友人能够记住这段离别的情愫,并在将来通过书信传达彼此的思念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