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巾石翁赠别》
《答巾石翁赠别》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里游遨得再同,共看新月坐光风。

有言话到无言处,归棹嬉游自在中。

(0)
鉴赏

这首诗《答巾石翁赠别》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巾石翁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千里游遨得再同”,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巾石翁曾有过一次千里之行的共同经历,并且这次相聚是再次重逢,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此次相聚的珍惜之情。

次句“共看新月坐光风”,进一步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的场景,月色如洗,清风徐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在这里,“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光风”则寓意着明亮和温暖,两者结合,不仅烘托了相聚的温馨,也暗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第三句“有言话到无言处”,转而表达在交谈中,言语已不足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深沉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感达到了一种超越语言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升华,既是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悟。

最后一句“归棹嬉游自在中”,以景结情,描绘了两人在归途中自由嬉戏的情景,既是对当前快乐时光的享受,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归棹,意味着回归,但在这份回归中,充满了自由与欢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藏。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金液还丹歌·其二十二

欲识丹砂是木精,移来西位与金并。

凡人何处寻踪迹,恍惚中间在杳冥。

(0)

踵韵和兄见寄之作

势利鸿毛眼底轻,异居忍背雁行情。

薛包让德千年烈,太伯存仁万古清。

弃礼乱伦趋薄俗,分门割户总浮名。

悬悬早发归家念,并奏埙篪乐弟兄。

(0)

题诗枕屏

两意而今惜别离,焚香发愿告神祇。

一条彩索双双挂,愿学千年连理枝。

(0)

偈颂并序·其二十八

顶相拟求终不见,应缘同谷不违方。

此门别处无寻路,祇有休心更厮当。

(0)

落星寺

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

楼阁两回青嶂冷,轩窗风度白蘋香。

经秋远雁横高汉,䫿风寒涛响夜堂。

尽日凭栏聊写望,顿疑身忽在潇湘。

(0)

十八郎殿下又送偈上国师兼请和师乃答之

建化开遮假立名,无名之说亦难停。

其中荐得非关识,朗月当空不自明。

北京秀长称为泽,南派传宗祖讳能。

黄卷暂诠呼作性,教外须参有别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