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同庚友》
《寄同庚友》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淳祐初年同下生,已经三十七番春。

此身虽堕胡尘里,只是三朝天子臣。

(0)
鉴赏

这首诗《寄同庚友》由宋代末年至元代初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淳祐初年同下生”,点明了与友人相识的起点,淳祐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初年则暗示了两人在宋朝末期相遇,共同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已经三十七番春”一句,以“三十七番春”来比喻岁月的更迭,春去春回,象征着时间的无尽循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经历了多次春花秋月的更替,岁月的沧桑。

“此身虽堕胡尘里”中的“胡尘”借指蒙古军队南下的侵扰,形象地描绘了宋朝末年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诗人在此自述,尽管身陷敌境,但依然坚守着自己作为宋朝天子之臣的身份,体现了其忠贞不渝的精神。

最后一句“只是三朝天子臣”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定位,即使身处异族统治之下,他仍然自认为是宋朝的臣民,强调了对故国的忠诚和对身份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忠诚的坚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汉儒二首·其二

卖赋长安偶遇知,后车归载远山眉。

可怜犬子真穷相,不见刘郎过沛时。

(0)

发岳市三首·其三

昔者监香火,今焉裂芰荷。

祝融应冷笑,还肯再来么。

(0)

冬至四绝·其三

遥知廷设黄麾仗,不见人书白板扉。

老子挂冠还笏了,别无上服止深衣。

(0)

书山壁

斸地栽林自起坟,一灯精舍疏玄文。

诗成莫洒酒家壁,题遍青山题白云。

(0)

子真子常饷双鸳将以五言效颦三首以谢·其二

栖非梧不憩,渴以醴为浆。

回首笑鸱辈,方争腐鼠忙。

(0)

子规

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缘何事不归家。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