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廷设黄麾仗,不见人书白板扉。
老子挂冠还笏了,别无上服止深衣。
遥知廷设黄麾仗,不见人书白板扉。
老子挂冠还笏了,别无上服止深衣。
这是一首描绘寒冷季节的诗作,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遥知廷设黄麾仗"一句,表明尽管远处的官衙门前有着威严的仪仗队伍,但这种繁华景象与诗人隔绝,不能触及。"不见人书白板扉"则描绘出一个冷清的画面,连门前的留言板都为空白,没有人迹,这种静谧给人的感觉是时间仿佛凝固了。
"老子挂冠还笏了"一句,诗人自称"老子",表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态度。"挂冠"意味着脱下官帽,即退出仕途;"还笏了"则指的是归还官印,象征着对功名利禄的放弃。这两者的结合,不仅是物理行为的结束,更是心灵状态的一种释然。
最后一句"别无上服止深衣",表明诗人在精神层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他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只是用最简单、最本真的自我来面对世界和自己。"上服"指的是更高级别的官服,而"深衣"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深邃。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环境的冷清描写和个人精神状态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淡然处之,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深远。
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
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
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
崧岳降神,维箕骑尾。见说君王注倚。
问舟楫、盐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
功名多载旗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
家家弦管,年年弧矢。
万里七年艰险同,我车西去子舟东。
教儿强学先循理,嫁女随宜莫讳穷。
注就欧诗勤琢削,续成汉纪更磨砻。
乡人借问碧鸡使,万卷书中一老翁。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不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后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盟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