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
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
这是一首表达深切相思和怀念之情的诗篇。从“故人北游久不回”可见诗人心中对于远去朋友的牵挂与期待,时间的流逝让这种情感愈发强烈。“塞雁南渡声何哀”则描绘了边塞的秋日景象,雁过声声,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哀伤。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相思闻雁更惆怅”一句,直接点出了听到雁叫声后,相思之情更加深重。这里的“相思”不仅是对故人的思念,也包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恋。“却向单于台下来”则是一种无奈与退缩,诗人在相思中无法前行,只能选择回返,或许是回到记忆中的某个地点,也或许是心灵上的一个避难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表达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特色,能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
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不留。
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
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
但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躯。
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
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