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性顽劣,不知父母恩。
稍长事功名,温凊忘晨昏。
百骸俱强健,寒衣而饥餐。
一朝试保赤,始觉劳心魂。
啼时候眠食,卧时察寒暄。
一日三摩挲,身去心终存。
忆昔孩提日,辛苦亲不言。
我今幸生子,亲又喜抱孙。
遑论门户托,且冀宗祧蕃。
得孙甚得子,重复劳双亲。
双亲今白发,甘旨无兼珍。
仰事堂上亲,俯育怀中人。
一身转中立,俯仰余悲辛。
少小性顽劣,不知父母恩。
稍长事功名,温凊忘晨昏。
百骸俱强健,寒衣而饥餐。
一朝试保赤,始觉劳心魂。
啼时候眠食,卧时察寒暄。
一日三摩挲,身去心终存。
忆昔孩提日,辛苦亲不言。
我今幸生子,亲又喜抱孙。
遑论门户托,且冀宗祧蕃。
得孙甚得子,重复劳双亲。
双亲今白发,甘旨无兼珍。
仰事堂上亲,俯育怀中人。
一身转中立,俯仰余悲辛。
这首清代诗人陈樽的《生子》诗,以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责任为主题,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慨。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自己年少时的顽劣,不懂父母辛勤付出,长大后追求功名,忽视了对父母的孝顺。接着,诗人通过自身的转变,意识到保家卫国的艰辛,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诗的中间部分回忆起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而如今自己有了孩子,又看到父母为孙子的喜悦,感叹家庭的延续和责任的重大。诗人明白,虽然孙子是重担,但也是对父母晚年生活的慰藉。他表达出对双亲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转变,既要侍奉长辈,又要养育后代,内心充满悲欢。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尤其是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
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
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
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
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
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
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
舞极摇溶态,闻馀淅沥声。
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
薄吹消春冻,新旸破晓晴。
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