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一》
《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镜中雪鬓数茎新,归作田间负耒民。

仕五十年难讳老,封三百户敢嫌贫。

诸无物实师庞蕴,万苦非真试子春。

到得邢杨遭勘辨,始知铁汉是全人。

(0)
翻译
镜子中的白发新添几茎,归来后做农田里的农夫。
做了五十多年的官,难以掩饰老去,即使封赏三百户,也不敢嫌弃贫穷。
不追求物质享受,效仿庞蕴的淡泊,经历万般苦难,才知子春的考验并非真实。
直到邢杨的审问,我才明白,真正的硬汉是完整无缺的人。
注释
镜中:镜子中的。
雪鬓:白发。
数茎:几根。
归:归来。
田间:农田。
负耒民:农夫。
仕:做官。
五十年:五十多年。
难讳:难以掩饰。
老:老去。
封:封赏。
三百户:三百户人家。
嫌:嫌弃。
诸无:不追求。
物实:物质享受。
师:效仿。
庞蕴:佛教人物,以淡泊闻名。
万苦:万般苦难。
非真:并非真正。
试子春:子春的考验。
邢杨:邢杨,可能是人名或典故。
遭勘辨:遭受审问。
始知:才明白。
铁汉:硬汉。
全人:完整无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韵答之(其一)》。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老者的人生经历。

诗中的“镜中雪鬓数茎新,归作田间负耒民。”表达了时间流逝,白发如霜,反映出岁月对人的刻痕。从仕途五十年的艰辛到封地三百户的微薄收入,这些都是老者一生的写照。但是,“诸无物实师庞蕴,万苦非真试子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对待人生种种磨难持有一种哲学态度。

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到得邢杨遭勘辨,始知铁汉是全人。”这里的“铁汉”指的是坚定不移的人格,“全人”则意味着完整无缺的人格。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某位人物(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如邢、杨)深刻认识后的赞叹,这个人在经历种种考验后,展现出了坚如铁石的品格和完整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人生价值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归韦涌与诸子分赋

一年一度一还乡,又是西风落叶黄。

身外镇随三事衲,鬓边新点数茎霜。

诗因见猎心仍动,月自逢秋夜未央。

今夕旧游枉相过,高歌曾记咏沧浪。

(0)

归隐罗浮留别陶握山罗戒轩

入山踪迹恐人知,一笑相逢是别时。

苦海看谁先到岸,长途怜我始分岐。

贫惭轵里能将母,老怪柴桑亦恋儿。

底事累君良不浅,未应还索赠行诗。

(0)

留别李苍水广文

东风吹雨下江城,千里溪山半月程。

有客到来逢九日,无端归路又清明。

行添怪石腰包重,暂别官衙脚板轻。

我自往还君自住,宦游宁比浪游情。

(0)

重过铁城作

雪边曾记此登临,归卧松寮直至今。

最是高深难久别,不分寒暑辄相寻。

炎方近海饶云物,客舍移床就樾阴。

欣对悠然信来往,南山殊有故人心。

(0)

黄连江口怀旧

曾从严武此登台,旧路经过首重回。

兵革几年孤鹤去,风尘满地一僧来。

雪边老树含生理,乱后新畬有劫灰。

遂使居人厌征战,相逢不敢说行枚。

(0)

寄绿园庵主人

江门江水水漫漫,未得轻舟下急湍。

袖里一缄寻便寄,书中唯道息机难。

世从善病忘应得,春似孤心老更寒。

莫遣绿围围不住,东风吹入楚云端。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