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隐罗浮留别陶握山罗戒轩》
《归隐罗浮留别陶握山罗戒轩》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入山踪迹恐人知,一笑相逢是别时。

苦海看谁先到岸,长途怜我始分岐。

贫惭轵里能将母,老怪柴桑亦恋儿。

底事累君良不浅,未应还索赠行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归隐的诗人与友人道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联“入山踪迹恐人知,一笑相逢是别时”,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隐逸与离别的氛围。诗人独自进入山林,刻意避免留下痕迹,似乎在逃避尘世的纷扰,而与友人的偶遇却成了分别的时刻,这一笑中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惜。

颔联“苦海看谁先到岸,长途怜我始分岐”,诗人以“苦海”比喻人生的艰难旅程,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能先到达彼岸?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理解,即使道路分岔,也依然心存怜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颈联“贫惭轵里能将母,老怪柴桑亦恋儿”,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代名臣李密的《陈情表》中提到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精神,二是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对家庭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既表达了自己虽贫寒但能孝顺母亲的自谦,也流露出对年老后仍牵挂子女的感慨,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

尾联“底事累君良不浅,未应还索赠行诗”,诗人反问为何让友人如此劳神,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并暗示自己不会要求友人为自己写赠别诗,体现了高洁的品格和对友情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与离别、友情与亲情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广州荔支词·其五十二

日领花篮摘数千,高堂真是荔支仙。

儿孙一一皆丫髻,绿核喧争满膝前。

(0)

荡舟海目山下捕鲥鱼为鲙·其四

刮镬鸣时春雪消,鲥鱼争上九江潮。

自携鲙具过渔父,双桨如飞不用招。

(0)

弄雏轩有赠·其二

学写曹娥未就时,閒来只爱弄花枝。

何当结得樱桃子,不负春风作意吹。

(0)

送客

青州玉露胜金露,君去青州作酒人。

一醉莫教三十日,醉乡春好本非春。

(0)

望钟山·其一

依然虎踞复龙盘,一片钟山日夕看。

天作双峰为凤阙,真人长在五云端。

(0)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其三

而亲远在固原州,西望乡关泪欲流。

白发姑嫜因未见,艰难万里向罗浮。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