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华亭还吴夜泊碛礇》
《自华亭还吴夜泊碛礇》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放棹华亭指故园,九峰晴色接吴门。

秋风沽酒唐行市,斜日维舟碛礇村。

墟落风烟沙溆口,人家灯火竹篱根。

机云踪迹今何处,一望岑山一断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华亭返回故乡吴地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首联“放棹华亭指故园,九峰晴色接吴门”,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乘船自华亭出发,向着心之所向的故乡进发,晴朗的天空下,九座山峰的轮廓与吴地的门户相连,既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颔联“秋风沽酒唐行市,斜日维舟碛礇村”,进一步描绘了途中所见的生动景象。秋风中,诗人或许在某个小镇上买酒解渴,感受着唐代市井的繁华;夕阳西下时,他将船停靠在碛礇村旁,静观斜阳余晖洒满大地,这样的画面既有生活的闲适,又蕴含着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墟落风烟沙溆口,人家灯火竹篱根”,则将视线转向村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墟落间弥漫着炊烟,沙溆口处,家家户户的灯火在竹篱的掩映下闪烁,展现出了江南乡村的淳朴与和谐。

尾联“机云踪迹今何处,一望岑山一断魂”,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他遥望远处的岑山,心中不禁涌起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似乎在追寻着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却发现自己已无法触及那份遥远的辉煌,不禁为之黯然神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自然风光,更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历史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三

林扃静无事,萱帏寿且康。

阿男得师表,薰陶望善良。

秋序且将半,黍谷渐登场。

邻人挈酒至,共邀明月光。

醉眠不掩户,花影纷藜床。

抚此欲一笑,野子何徜徉。

试问道旁人,孰与声利场。

(0)

挽董烈妇

世人畏世险,谈险而指咋。

死生贵得所,岂在坦与阨。

烈妇觑深涧,不异处华箦。

肌骸愿如粉,真成屑琼璧。

瓦全居绣帏,何殊丛刃镝。

想当飞身时,天帝为之格。

天帝为之格,人谁不痛衋。

(0)

屈指归来日效白体七首·其二

屈指归来日,东篱花正开。

寒香三四种,斗室共徘徊。

(0)

丙子初度感怀

蓬弧六十八回春,潦倒颓龄愧此身。

学圃祇期松菊茂,传家岂虑子孙贫。

喜闻翔骑初奔北,愁听长鲸未息尘。

但愿太平调玉烛,烟霞高卧庆芳辰。

(0)

河东请告

忆从春日束归装,梧叶惊飘逗晚凉。

尘世已知多缺陷,微生转觉更苍黄。

寸心一夜飞千里,削牍终朝奏八行。

何用名缰牵懒吏,梦分蕉鹿笑亡羊。

(0)

村居·其二

桂露瀼瀼欲湿衣,早乘残月出柴扉。

天清木叶随风起,閒看流云坐钓矶。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