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扃静无事,萱帏寿且康。
阿男得师表,薰陶望善良。
秋序且将半,黍谷渐登场。
邻人挈酒至,共邀明月光。
醉眠不掩户,花影纷藜床。
抚此欲一笑,野子何徜徉。
试问道旁人,孰与声利场。
林扃静无事,萱帏寿且康。
阿男得师表,薰陶望善良。
秋序且将半,黍谷渐登场。
邻人挈酒至,共邀明月光。
醉眠不掩户,花影纷藜床。
抚此欲一笑,野子何徜徉。
试问道旁人,孰与声利场。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亲情的深深眷恋。首句“林扃静无事,萱帏寿且康”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画面,林间门户紧闭,没有世俗的纷扰,家中的萱草象征着母亲的长寿与健康。接着,“阿男得师表,薰陶望善良”表达了对儿子在良好教育下成长的期待,希望他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秋序且将半,黍谷渐登场”点出了季节的更迭,秋天已经过半,谷物即将丰收,预示着一年的辛勤劳动即将得到回报。接下来,“邻人挈酒至,共邀明月光”描绘了邻里之间的温馨互动,人们携酒相聚,共享月色下的欢乐时光。
“醉眠不掩户,花影纷藜床”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酒宴后的悠闲状态,他们醉卧花间,花影洒落在草床上,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氛围。“抚此欲一笑,野子何徜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最后,“试问道旁人,孰与声利场”以问句收尾,诗人似乎在思考,与喧嚣的名利场相比,乡村生活有何不同?这不仅是对自身选择的肯定,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
罗浮山畔娟娟月,照见寒梅一株发。
老鹤长年此托栖,气骨风神两超越。
生绡半幅谁写真,儿今把玩偏能频。
眼前犹自有奇物,天下岂得无仙人。
仙人人道吾翁是,未论服食论标致。
清白孤高寿且康,秖应梅鹤差堪譬。
久大堂中春酒深,醉酲坡梦与逋吟。
直将甲子循环数,那许尘埃半点侵。
此去罗浮几千里,望望白云犹尺咫。
浮暗之香喜达天,鸣阴之和惭为子。
兹图绝宜张寿筵,拜授使者签轴全。
宜羹三实凭长养,南飞一曲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