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善权山留题三首·其二水洞》
《游善权山留题三首·其二水洞》全文
宋 / 陈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逶迤步哀壑,局蹐生微澜。

惨惨白日暮,萧萧朱夏寒。

崖倾势方壮,石出水益湍。

淙流响磬瑟,突起横镆干。

微踪乍渺茫,妙想忺盘桓。

我今人世间,所向行路难。

如何洞宫脚,危磴仍屈蟠。

神伤阻独往,发竖两股酸。

了知仙凡隔,坐惜岁月残。

心违泪交堕,已去犹长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善权山游览水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首句“逶迤步哀壑,局蹐生微澜”描绘了作者在蜿蜒曲折的山谷中行走,仿佛连绵不绝的哀愁在心中涌动,而脚下微小的波澜则象征着内心的波动。接着,“惨惨白日暮,萧萧朱夏寒”通过对比白天与夏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冷清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崖倾势方壮,石出水益湍”描述了悬崖峭壁的险峻与水流的湍急,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淙流响磬瑟,突起横镆干”则以生动的比喻,将流水的声音比作磬瑟之音,形象地描绘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同时“突起横镆干”又暗示了水流的猛烈与壮观。

接下来,“微踪乍渺茫,妙想忺盘桓”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美景的惊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我今人世间,所向行路难”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指出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与挑战。

“如何洞宫脚,危磴仍屈蟠”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险峻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神伤阻独往,发竖两股酸”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困难与阻碍时的痛苦与挣扎,以及身体的疲惫与心理的煎熬。

最后,“了知仙凡隔,坐惜岁月残”表达了作者对仙凡之别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心违泪交堕,已去犹长叹”则以泪水与叹息收尾,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情感与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克
朝代:宋   字:子高   籍贯: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081—1137

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猜你喜欢

题万佛堂壁·其一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

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0)

述事

忽忽光阴六十馀,年来犹自惜居诸。

茅轩镇日无尘事,一炷清香一卷书。

(0)

和答董桂岩同年·其二

仙崖老桂凛风霜,嫩柳夭桃敢放狂。

十载长怀人似玉,几时再与子同裳。

青山遁迹心常泰,黄阁忧时鬓易苍。

日迈月征随所遇,肯教大道草茫茫。

(0)

再和鄱阳守愚丘先生韵

白云堆里得安身,名利无干远世尘。

静把简编窥往哲,每将菽水奉慈亲。

江山秀丽诗怀壮,窗户清幽瑟调新。

幸有此般閒快乐,任他人醉五陵春。

(0)

寄邵大尹·其一

长官爱菊迈常情,有甚东篱嗅落英。

祗恐偷儿窥绝品,不教放蕊只观茎。

(0)

寄沈仲律先生·其二

桃李无言定有言,采花食实信人喧。

先公天上何熊兆,后裔人间愧漆园。

门户群鸦归返照,杖藜独树倚高原。

懒回浦口经年首,几度长髯付一掀。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