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迤逦转南风,万物全归长养功。
舜岂无心阜民俗,薰薰歌入五弦中。
东风迤逦转南风,万物全归长养功。
舜岂无心阜民俗,薰薰歌入五弦中。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时节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以及君王对于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首句“东风迤逦转南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过程,东风渐渐转变为温暖的南风,预示着春天的温柔过渡到夏天的热烈。接着,“万物全归长养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在温暖阳光和湿润土壤的滋养下,万物生长繁茂的景象。
“舜岂无心阜民俗”则巧妙地引入了古代圣君舜的故事,暗喻君主应当如同舜帝一般,心怀百姓,致力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最后,“薰薰歌入五弦中”将自然界的和谐与君主的仁政巧妙结合,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色彩。
诗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羁臣与弃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苟可取,庞杂不全纯。
子虽为佛徒,未易废其言。
其言在合理,但惧学不臻。
子佛与吾儒,异辙难同轮。
子何独吾慕,自忘夷其身。
苟能知所归,固有路自新。
诱进或可至,拒之诚不仁。
维诗于文章,太山一浮尘。
又如古衣裳,组织烂成文。
拾其裁剪馀,未识衮服尊。
嗟子学虽劳,徒自苦骸筋。
勤勤袖卷轴,一岁三及门。
惟求一言荣,归以耀其伦。
与夫荣其虑,不若启其源。
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邛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誇。
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后,争先屡成哗。
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多惭海上翁,辛苦斲泥沙。
龙门长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后生。
谈剧每容陪玉麈,饮豪常忆困金觥。
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自明。
醉倒离筵听别曲,醒来犹尚记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