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山河势莫当,咸阳谁付与高皇。
尽嫌嬴政鲍鱼臭,争慕邵平瓜圃香。
百二山河势莫当,咸阳谁付与高皇。
尽嫌嬴政鲍鱼臭,争慕邵平瓜圃香。
这首诗《青门种瓜图》是宋代末年至元代初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
首句“百二山河势莫当”,描绘了江山的壮丽与不可侵犯之势,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不可动摇。接着,“咸阳谁付与高皇”一句,将话题转向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提出疑问,引人深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同时也引发了后世的争议与评价。
接下来,“尽嫌嬴政鲍鱼臭,争慕邵平瓜圃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秦始皇和汉代隐士邵平的不同态度。秦始皇因鲍鱼之臭而被后世诟病,象征着他的暴政和奢侈;而邵平作为汉初的隐士,以种瓜为生,生活简朴,备受推崇。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与道德、奢华与简朴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不同评价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权力、道德、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的独到见解。通过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逍遥方罢郡,高兴接东瓯。
几处行杉径,何时宿石楼。
湘声穿古窦,华影在空舟。
惆怅云门路,无因得从游。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
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
翠低孤屿柳,香失半汀蘋。
凤辇寻佳境,龙舟命近臣。
桂花如入手,愿作从游人。
大是清虚地,高吟到日晡。
水声金磬乱,云片玉盘粗。
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石碑文不值,壁画色多枯。
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
松枝垂似物,山势秀难图。
紫府程非远,清溪径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洁水中珠。
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