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新罗僧归本国》
《送新罗僧归本国》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

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

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īnluósēngguīběnguó
táng / guànxiū

wàngshēnqiúzhìjiàoqiúquèdōngguī
ànchéngkōngzhōngniánsuǒ

yuèchōngyīnhuǒchūfānpéngfēi
xiǎngháixiānghòuduōyìngzh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送新罗僧归本国》,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出家人求法修行的理解与赞美。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表达了僧人的决心和毅力,他们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只为追求佛法的最高境界。即使在远方求得真理,也愿意踏上返回本国的旅程。

“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这两句描绘了僧人出行的壮丽画面,他们如同乘风破浪,一生中不为世俗所羁绊,始终保持超然物外的心态。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这里借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僧人的精神状态。月亮冲破阴霾,火焰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寓意着僧人心中的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的黑暗。而帆船在大鹏鸟的引领下飞翔,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修行过程中的坚定与自由。

“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僧人归国后的美好愿景。紫衣常指佛教僧人的袈裟,这里则暗示着僧人归来后,将继续以高尚的精神状态和品德影响周围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求法、修行和归来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不俗世间之心的赞美。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再次韵寄林郎中

林侯理窟元无底,如拜宣尼亲阙里。

经笥沈醇文笔古,俯视时流皆口耳。

我生忧虞占多半,鳖跛蠖屈今已惯。

林侯尚抗仓庾尘,盍胡尝作不二观。

相鲁君小公仪休,从政顾自愧由求。

崧高蒸民有吉甫,飘风浪欲歌来游。

索米惜不留行在,坐论看君偕五大。

樵讴或配鼎彝书,衰翁纵衰犹可待。

(0)

书隐静寺壁

篮舆初半涂,飞雨欲无路。

到山臂屈伸,赫日照窗户。

山灵太孤介,深厌俗尘污。

雨似难客来,晴似推客去。

书生林泉意,此癖端有素。

俛眉红尘中,正以五斗故。

堇堇三径资,渠须毕婚娶。

出既非得已,归亦奚早莫。

他年五湖舟,何殊一杯渡。

卷舒吾自由,谁招复谁拒。

(0)

重九山阳仪真两使君送酒

酒会文期兴尚浓,佳辰一笑坐天穷。

两州各遣六从事,九日俄成一病翁。

诗不受催空急雨,帽无缘落任西风。

明朝晴径通行屐,却漫枝筇绕菊丛。

(0)

步西湖次韵徐南卿·其一

载酒幽寻地,乘闲得再临。

丽黄啼晓霁,魏紫笑春深。

抚事挥犀管,他时梦鹤林。

心期更阒寂,物理付升沈。

(0)

次韵何符山人二首·其一

门下轩裳不转头,何人皮底著阳秋。

独烦客子冲泥屐,屡到衰翁听雨楼。

从昔诗声追正始,即今宾友验宣州。

清篇快读彊人意,未觉京尘厌薄游。

(0)

再次韵十首·其六

城西山水窟,早晚命篮舆。

胜绝僧能有,拘挛我不如。

山云侧步踊,雪壁细行书。

它日尝般礴,萧然乐有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