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
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
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壁画中的松树,通过对画中景象的细致描摹,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危根瘦尽耸孤峰"一句以险峻的笔触勾勒出松树根部的坚强与独特,使人联想到了山石之间顽强生长的松木,形象鲜明,给人以力量感。
接着,“珍重江僧好笔踪”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江僧)精湛技艺的赞赏。"得向游人多处画"则展示了这幅壁画吸引着众多过往行人的目光,人们纷纷前来欣赏,仿佛每一笔都值得细细品味。
最后,“却胜涧底作真松”更是对画中松树生动逼真的最高赞誉。"涧底"指的是溪流之底,那里常有天然形成的美景,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便是在大自然中,壁画中的松树也能与之媲美,甚至超越。
整首诗不仅颂扬了传经院壁画的艺术魅力,也映射出唐代文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
姑恶,姑恶。姑不恶,新妇恶。
不闻姑声骂妇错,但闻妇声数姑虐。
汝夫汝夫汝所严,汝姑又如天之天。
高高在上胡可言,纵有可言当自冤。
以天感天天自还,姜妇愈敬姑复怜。
胡愤而死鱼龙渊,至今谇语春风前。
姑恶鸟,家私休与外人道。
道与外人人转疑,去妇何尝说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