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
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
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旌节》。诗中表达了对君主恩典的感激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谦逊和反思。诗人自比为一介书生,却意外获得了侯伯的高位,这让他感到荣幸又惶恐。他以古代鼻祖(可能指的是姜姓始祖)自比,暗示自己虽然地位提升,但仍不忘本,希望能效仿那些曾以渔猎起家而最终建立王业的人物,如周文王。诗人强调自己的功德与先人相比或许有所不及,但他仍感到与祖先相隔数千载,作为他们的后代,深感愧非贤能子孙。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皇恩的感恩,又有对自身责任的沉思,体现了儒家的谦逊和历史责任感。
弱冠珥朝簪,才堪入翰林。
重违君厚遇,聊奉母欢心。
笔削留惇史,囊装贮赐金。
帆张浙河阔,山对栝苍深。
暂歇趋朝马,重闻故国禽。
幽兰南涧采,寿酒北堂斟。
务简慵开阁,家丰不典琴。
彩衣方侍养,红药即供吟。
我占掖垣久,自惊年鬓侵。
妨贤兼罔极,相送泪盈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