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芳心卷却春,竹枝遗响落图新。
潮州客子来何暮,还对芭蕉索楚人。
一寸芳心卷却春,竹枝遗响落图新。
潮州客子来何暮,还对芭蕉索楚人。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诗《图新书舍中植蕉数本壁间李世卿题句潮州饶鉴至读之有所兴起勉以小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一寸芳心卷却春”,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芭蕉叶的生机勃勃,尽管春天已逝,但其生命力依然顽强,仿佛将春天的痕迹紧紧包裹在内心深处。次句“竹枝遗响落图新”,借竹枝的余音,暗示着书舍主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
第三句“潮州客子来何暮”,点出诗人身处异乡,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晚来的潮州客人触发了他的思绪。最后一句“还对芭蕉索楚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楚地的深深思念,他对着芭蕉,仿佛在向远方的亲人寻求慰藉。
整首诗通过芭蕉和竹枝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春光的留恋,又有对异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又雁横空,鸦喧晚,天外纤钩乍敛。
啼螀催入梦,渐金荷半烬,翠帏低掩。
吕枕荒寒,庄魂缥缈,萦绕骤凉衾簟。
楼台层幻处,似殷勤尚有,故人劳念。
更好语清芬,新声宛楚,动人愁惨。灵犀通一点。
幸重向、片刻倾肝胆。
休更问、荆驼故国,泪酒新亭,尘心遥逐秋云淡。
不尽思君感,恨远隔、长江天堑。记临别、神凄黯。
关河十载,谙尽倦邮荒店。吟情犹恁未减。
雕影横秋,人烟破暝,诗怀一昔催换。
境入荒寒,恰好素襟堪浣。
伴哀蛩、新句重商,撷晚菊、旧情仍恋。缓缓。
向林皋石磴,等閒寻遍。何处巫云吹卷。
指依样嵚崎,蜀峰攒剑。倦旅登临,赢得几番凄黯。
和樵歌、松籁凄锵,弄灯影、雪窗红颤。宛宛。
但苍龙四走,暮山无断。
锦江重到,访孤坟荒草,模糊村路。
溪上人家依旧是,杨柳河桥门户。
一树缨花,三间茅屋,那日同伊去。
只今寻问,十年成了今古。
空见乱冢累累,寒烟羃羃,此恨无天补。
应记当时伤心泪,酸裹著断人肠语。
算到今朝,玉环绕指,是那家儿女。
情天浩大,许君重證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