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华阳馆,凄凉岂旧基。
山中为相日,楼上待仙时。
精力凋文字,群居厌朮芝。
却输元处士,薪爨得天知。
最上华阳馆,凄凉岂旧基。
山中为相日,楼上待仙时。
精力凋文字,群居厌朮芝。
却输元处士,薪爨得天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开篇“最上华阳馆,凄凉岂旧基”两句,通过对华阳馆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感。这里的“最上”可能指的是地势较高或位置较远,而“凄凉”则透露出一种萧瑟古老的情怀。
接着,“山中为相日,楼上待仙时”两句,则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期待着与神仙交往的意境。“山中为相日”表明诗人在山中度过每一天,如同与山为伴;“楼上待仙时”则是诗人在高楼上等待着仙人的到来,这里的“楼”可能是指华阳馆中的某个建筑。
“精力凋文字,群居厌朮芝”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书写的疲惫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精力凋文字”意味着诗人的创作热情已经减退,而“群居厌朮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的人群和庸俗的事务感到不满。
最后,“却输元处士,薪爨得天知”两句,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肯定。这里的“却输元处士”可能是说回到田园生活,与世隔绝;“薪爨得天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燃烧香木(薪爨)来达到与自然、宇宙和谐相处的状态,获得了一种超然的智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阳馆的描写,以及诗人隐逸生活的抒情,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和与大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平明眺远目,苍波吐红暾。
已瞻大鳌网,复瞩鸬鹚门。
宿酲虽已解,衫襟犹酒痕。
凭陵不可羁,往往天欲扪。
却忆去年时,舟役劳朝昏。
幼妇带桎梏,嚼饭不敢吞。
今年复此役,溪山恣讨论。
为有陶元亮,心胸如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