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伯新凝节,山人远泛槎。
隼旟惊宿鸟,文佩散幽花。
樛木如攀驾,春风合□茶。
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岳伯新凝节,山人远泛槎。
隼旟惊宿鸟,文佩散幽花。
樛木如攀驾,春风合□茶。
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这首诗描绘了藩司诸公来访,诗人未能迎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宾主之间的深情厚谊与遗憾之情。首联“岳伯新凝节,山人远泛槎”以“岳伯”和“山人”分别指代藩司诸公和诗人自己,形象地描绘了宾客远道而来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宾客身份的尊敬。颔联“隼旟惊宿鸟,文佩散幽花”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通过“隼旟”(官府仪仗)惊动宿鸟,以及文佩(官员佩戴的装饰品)散落幽花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宾客到来时的热闹与庄重氛围。
颈联“樛木如攀驾,春风合□茶”中,“樛木”可能是指枝条下垂的树木,这里借以比喻藩司诸公的到来如同春风拂面,带来温暖与生机,而“合□茶”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春风吹拂的时刻,与宾客共享一杯清茶,表达出诗人对宾客的款待之意。尾联“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以“南浦月”和“北山霞”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宾客离去后,心中仍留有余韵,仿佛南浦的月光和北山的霞光依然照亮着心中的美好记忆,体现了诗人对宾客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藩司诸公来访的喜悦与遗憾,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艺术感染力。
潘侯话庐山,落落尤可伏。
初云江上来,远见云中瀑。
舍舟到云外,观瀑已岩麓。
往往逢平田,攒攒爱深木。
竹门悬径微,源水阴藤覆。
坐石浸两骹,炎肤起芒粟。
夕阳穿万峰,高下相出缩。
寻常杳不分,但被烟岚畜。
绝顶水底花,开谢向渊腹。风力岂能加,日气岂能?。
揽之不可得,滴沥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灯望溪曲。
忽闻清磬音,渐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谈,已满我心目。
怀游二十年,梦寐今固熟。
何当借轻舠,一往如飞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