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侍郎归镇·其七》
《田侍郎归镇·其七》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笳声万里动燕山,草白天清塞马闲。

触处不如别处乐,可怜秋月照江关。

(0)
注释
笳声:胡笳的声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声音悲凉。
万里:形容范围极广,此处指胡笳声传得很远。
燕山:位于中国北部的一座山脉,常代指北方边疆地区。
草白:草地呈现出白色,可能是因为秋季草枯或光线照射的原因。
天清:天空清澈明朗。
塞马:边塞地区的马,通常指军马。
触处:到处,处处。
别处:其他地方,指与现在所处地不同的地方。
乐:快乐,这里指更令人愉快的环境或情境。
可怜:可叹,值得同情或惋惜。
秋月:秋天的月亮,常带有凄清、思念的意象。
江关:江边的关隘,泛指边疆要塞地带。
翻译
悠扬的胡笳声回荡在辽阔的燕山之地,绿草蓝天之下边塞的马儿悠闲自在。
到处寻觅都不如那里的欢乐,可叹秋月的光辉照耀着江边的关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寂静图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地生活的独特情感。诗中的“笳声万里动燕山”、“草白天清塞马闲”,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其中“笳声”指的是军中用来号令或警戒的乐器声音,传递到远方的燕山之下,显得异常遥远和凄清。接下来,“草白天清塞马闲”,则是对边塞自然景观的描绘,白色的野草在晴朗的天气中轻轻摇曳,而守卫的战马也处于一种悠闲的状态。

第三句“触处不如别处乐”,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乡愁。诗人可能是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通过这个简单而深刻的对比,传递了诗人的情感——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找到心中所向往的那份欢乐。

最后一句“可怜秋月照江关”,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明月洒落在边塞的小镇之上,特别是“江关”这一特定的地点,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哀愁。这里的“可怜”并非是悲哀,而是一种对于美好景致的赞赏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初抵京承子与携汪魏二君夜过分韵得江字

此夕逢君倒玉缸,千门月色迥临窗。

隔年杯酒心犹壮,近眼篇章意未降。

北去鼓鼙填瀚海,南来旌甲满沧江。

欲论后会谁能数,愁杀寒钟更几撞。

(0)

韦园同于鳞子与子相各赋·其三

蓟苑春归处处幽,陆沈吾党任遨游。

长楸碧带千峰雨,密荇青藏百道流。

西望风云双凤阙,北来天地一渔舟。

科头箕踞寻常事,细酌高吟且未休。

(0)

送坐主王检讨先生之南司成四首·其三

戎衣高帝定神州,卜洛桥门见冕旒。

三老鸠筇分御席,诸儒虎幄进经筹。

宫袍手赐霞同烂,天语亲传日并流。

太学明师今不忝,白云弓剑孝陵秋。

(0)

夏日同僚友游崔都尉山庄分韵

尺五高临杜曲天,况逢三伏胜游偏。

夹堤杨柳凉全得,出水芙蕖晓故鲜。

南国烟波开槛外,西山风雨落尊前。

谁家暗度秦台引,回首朱门月可怜。

(0)

送昆崙山人王叔承游楚

桃叶堕三湘,风吹作酒香。

怀中双玉笛,把赠一王郎。

不必誇鹦鹉,唯须典鹔鹴。

众嫌文士薄,吾爱酒人狂。

遂雁回天柱,登楼快武昌。

稍闻鱼价贱,莫使铗歌长。

(0)

赠昆山何丞之靖江国官

一尊从父老,握手吴江湄。

旧读何侯传,能贻宦后思。

莫寻陶令兴,便托去来辞。

客席今虚左,王门尽自宜。

赋高梁苑雪,花满郁林枝。

卧看驰驱者,应言汉使卑。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