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萧萧吹北林,行云冉冉生夕阴。
天寒雁去洲渚净,秋雨龙吟波浪深。
飘泊共怜今日兴,画图因见古人心。
几时螺子青峰下,深结茅堂更远寻。
回风萧萧吹北林,行云冉冉生夕阴。
天寒雁去洲渚净,秋雨龙吟波浪深。
飘泊共怜今日兴,画图因见古人心。
几时螺子青峰下,深结茅堂更远寻。
这首元代诗人牛谅的《秋林图题赠旷伯达》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回风萧萧吹北林”,以回旋的秋风渲染出北林的寂静与凄凉,展现了季节转换中的自然气息。接着,“行云冉冉生夕阴”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缓缓移动,带来淡淡的阴霾,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天寒雁去洲渚净”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水边的洲渚显得格外清晰,透出一种空旷和寂寥。诗人通过“秋雨龙吟波浪深”将画面引入更深的意境,秋雨如龙吟,波浪翻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音响效果。
“飘泊共怜今日兴”表达了诗人与旷伯达在这样的景色中产生共鸣,都为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未知的向往。“画图因见古人心”则借画图引出古人的情感,暗示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几时螺子青峰下,深结茅堂更远寻”,诗人想象自己在螺子山青峰之下,寻找一处宁静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日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华严世界。装点秋风,比春风多态。
翛然如幻,即现出、千种色身无碍。
神清味远,说是法、问谁能解。
解得时、天女维摩,许共大乘同载。
一樽莫恨开迟,看过了重阳,霜饱犹在。
如人澹泊,平等性、惟有此花偏爱。
横斜疏影,嘱岭上、寒梅相待。
待南枝、十月先开,共助岁寒丰彩。
写将玉蕊齐飞,疑是侍儿偷扑。
顾影娉婷,一对一双追遂。
斜翻侧掠仍多事,更向花房同宿。
算人间只有,太常仙子,受全清福。
阅群芳、自碧桃红杏,挨到岭梅篱菊。
霞帔霓裳,五色麻姑裙幅。
蒙茸低衬苍苔浅,风起香粮吹足。
惜娇姿合伴,桂楝兰桡,荷衣蕙服。
寒掩空庭,回首清游,转添凄咽。
故人云外难期,岁晚凝情空切。
爱闲多病,十年不到扬州,清狂杜牧还伤别。
把酒慰飘零,记天涯风雪。愁绝。
闲来拟趁,沙岸云帆,江头桂楫。
只待看灯潮稳,落梅风歇。
隋堤携手,相邀重认风流,丝丝杨柳应堪折。
二十四桥边,醉年时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