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袖凝香重,银灯照影娇。人去月痕消。
画堂空似水,可怜宵。
茜袖凝香重,银灯照影娇。人去月痕消。
画堂空似水,可怜宵。
这首《南歌子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闺房中的静谧画面。
“茜袖凝香重”,开篇以“茜”色的衣袖,暗示了女子的装扮与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凝香重”则强调了香气的浓郁,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女子身上的独特魅力。
“银灯照影娇”,接着描绘了室内的一盏银灯,它照亮了女子的身影,使得原本朦胧的光影变得柔和而娇美。这里的“娇”字不仅形容了女子的娇柔之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人去月痕消”,随着女子的离去,月光的痕迹也随之消失。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月痕消”来象征女子的离开,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离别时分的寂寥与哀愁。
“画堂空似水,可怜宵。”最后两句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画堂,即装饰华丽的房间,在这里似乎化作了清澈的水面,给人以空灵之感。而“可怜宵”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离去后房间中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正秋风、已凉天气,伤秋情绪如昔。
相如卧病秋园久,秋冷一枝词笔。秋似客。
道愁怀吟秋,莫懒寻秋屐。秋光净拭。
看淡淡秋容,疏疏秋意,满眼尽秋色。
新秋境,最好秋人遁迹。秋怀何限萧瑟。
秋花篱落秋虫絮,伴我秋灯凝碧。秋梦寂。
待谱出秋声,合倩秋娘拍。秋尊翠浥。
且共醉秋蟾,权抛秋簟,倚槛弄秋笛。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