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世界。装点秋风,比春风多态。
翛然如幻,即现出、千种色身无碍。
神清味远,说是法、问谁能解。
解得时、天女维摩,许共大乘同载。
一樽莫恨开迟,看过了重阳,霜饱犹在。
如人澹泊,平等性、惟有此花偏爱。
横斜疏影,嘱岭上、寒梅相待。
待南枝、十月先开,共助岁寒丰彩。
华严世界。装点秋风,比春风多态。
翛然如幻,即现出、千种色身无碍。
神清味远,说是法、问谁能解。
解得时、天女维摩,许共大乘同载。
一樽莫恨开迟,看过了重阳,霜饱犹在。
如人澹泊,平等性、惟有此花偏爱。
横斜疏影,嘱岭上、寒梅相待。
待南枝、十月先开,共助岁寒丰彩。
这首《瑶华》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其文笔流畅,意境深远,描绘了一幅华严世界的秋日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先,“华严世界”四字便奠定了全诗的宏大背景,暗示着一个充满佛理与自然和谐的世界。接下来,“装点秋风,比春风多态”,以秋风之“态”对比春日之“态”,突出了秋风的独特韵味和丰富情感,为整首诗定下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翛然如幻,即现出、千种色身无碍”,此处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自然界的万物视为佛性的显现,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敬畏。通过“千种色身无碍”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神清味远,说是法、问谁能解”,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强调了精神上的纯净与深远,同时也提出了对佛法深奥难解的思考。这里的“法”既指佛法,也暗含了自然法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一樽莫恨开迟,看过了重阳,霜饱犹在”,诗人以饮酒为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惜。通过“重阳”这一特定时节的描述,不仅增添了季节感,还寓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与成熟。
“如人澹泊,平等性、惟有此花偏爱”,这里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对比与融合,通过“此花”(可能指的是菊花)的“偏爱”,象征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横斜疏影,嘱岭上、寒梅相待”,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与竹子相映成趣的画面,通过“嘱”字,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待南枝、十月先开,共助岁寒丰彩”,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预示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有生机与希望的存在,共同点缀着岁月的色彩。
整体而言,《瑶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是一首富有禅意和自然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