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马洲书院》
《题马洲书院》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蝌斗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题于马洲书院的作品,通过对马洲书院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书院在动荡时代中仍坚守儒家文化的精神。首联以蝌蚪文和秦代废墟的对比,强调了马洲书院中孔子儒家文化的独特传承,"灵光鲁独存"暗示了鲁地儒家学说的光辉在乱世中依然熠熠生辉。

颔联通过"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形象地描绘了书院环境的荒凉,暗示了其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但儒家典籍仍在暗淡中保存。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书院的衰败景象,"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显示出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的侵袭。

尾联感慨时光荏苒,"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知识传承的坚守。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孔子的道德教化和威仪,以及书院在动荡中的作用。"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象征着儒学的式微,而"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则表达了后人对前贤的怀念和学术的中断。

最后,诗人呼吁江南的游学之士,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应忘记马洲书院所代表的礼义之源,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教育的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沧桑感,体现了王逢对儒家文化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五

新年供家庙,老稚晨夕忙。

块坐温暖处,但闻油酱香。

不问物物阙,有食时时尝。

诸孙甚解事,翁乃无饥肠。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九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

律仪尚讲论,枯禅则乌有。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

(0)

三妇艳歌·其一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

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

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0)

赠闻人子进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

颇怜松竹无多地,祇顿琴书已近篱。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

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

(0)

赠灵隐老

一笑相逢语上方,水云旂迹觉清凉。

未论方丈葛藤话,且喜斋厨蔬笋香。

闲拄瘦筇随意立,却愁款段入城忙。

宿山更作他时约,枕簟茶瓜冷不妨。

(0)

赠李次仲致政

縠水柯山隔几年,又来辇毂拜云天。

东西南北任造化,甲乙丙丁皆宿缘。

老境精神惟坐卧,故居松竹想清妍。

岂如溪上木中子,日饮溪光今地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